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68篇
  免费   4678篇
  国内免费   2591篇
耳鼻咽喉   454篇
儿科学   922篇
妇产科学   337篇
基础医学   3978篇
口腔科学   598篇
临床医学   9565篇
内科学   8313篇
皮肤病学   689篇
神经病学   1275篇
特种医学   15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7篇
外科学   3765篇
综合类   20016篇
预防医学   4539篇
眼科学   647篇
药学   9198篇
  173篇
中国医学   8617篇
肿瘤学   1333篇
  2024年   1391篇
  2023年   4406篇
  2022年   3387篇
  2021年   4062篇
  2020年   3356篇
  2019年   3349篇
  2018年   1526篇
  2017年   2455篇
  2016年   2027篇
  2015年   2106篇
  2014年   3079篇
  2013年   2851篇
  2012年   3656篇
  2011年   3837篇
  2010年   3470篇
  2009年   3548篇
  2008年   4420篇
  2007年   3965篇
  2006年   3525篇
  2005年   4035篇
  2004年   2822篇
  2003年   2114篇
  2002年   1516篇
  2001年   1191篇
  2000年   781篇
  1999年   609篇
  1998年   445篇
  1997年   385篇
  1996年   320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肥达氏试验是诊断伤寒的经典实验。至今仍在临床诊断中广泛采用。但关于肥达氏试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报道尚无明确的论述。本文对临床诊断为伤寒且血培养阳性的58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肥达氏试验的检测,并观察了102例慢性肝炎患者标本的肥达氏试验,以讨论其诊断价值的特异性与敏感性。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 伤寒组:58份临床诊断伤寒血培养阳性患者的血清。肝炎组:102份慢性肝炎患者血清。1.2 方法 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肥达氏试验操作方法。肥达氏反应菌液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伤寒组测二次,第一次在发病1周末,…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抗供体特异性抗体与同种异体肾移植间移植物排斥的关系。用HLA位点氨基酸残基配对检测法(ELISA-LAT-M和ELISA-LAT-ID),对166例血清分为AR,CR和正常对照共3组进行筛选测定。按LAT酶联检测试剂盒要求操作抗体特异性的确定根据阳性结果的反应格局综合判断,结果显示抗HLAⅡ类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AR38%,CR37%正常2.3%。(P〈0.01),Ⅱ类抗体与急,慢性排斥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通过观察雌二醇(E2)干预对去卵巢(OVX)大鼠杏仁核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E2改善OVX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9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O)、OVX组(OVX)及OVX+E2治疗组(OVX+E2)。E2治疗6周通过旷场实验(OFT)及糖水偏爱实验(SPT)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ELISA法测定杏仁核IL-6及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杏仁核中BDNF表达。结果 SPT实验结果显示,OVX使大鼠糖水摄入量及糖水偏好率均显著下降,而E2干预能够显著增加OVX大鼠的糖水摄入量及糖水偏好率;OFT结果显示,OVX使大鼠中央格时间、跨格次数及直立次数显著下降,E2干预能够显著增加OVX大鼠的中央格时间、跨格次数及直立次数;EL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与SO组比较,OVX大鼠杏仁核区促炎因子IL-6及TNF-α水平增加,BDNF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AA)显著下降(均P<0.01);与OVX组比较,OVX+E2组大鼠杏仁核区促炎因子...  相似文献   
994.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排第二位的疾病,其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是影响脑缺血预后的关键,包括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近年来,功能化纳米药物递送体系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效性、强特异性等优势在脑缺血疾病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综述金属纳米递药体系、生物相容纳米递药体系以及高分子纳米递药体系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清除氧化应激的研究,并对纳米药物递送体系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甜叶悬钩子苷(RUB)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改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UB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神经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UB进行干预,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及LPS+RUB(25、50和100μmol/L)干预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RTqPCR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环加氧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中p65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后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的分泌量增加(P<0.01),促炎细胞因子COX-2、iNOS、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1),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且p65出现荧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条件下极长链饱和脂肪酸(VLCSFA)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组(饲喂基础饲料)、低含量对照(L-CON)组(饲喂20%对照用油)、低含量VLCSFA(L-VLC)组(饲喂20%实验用油)、高含量对照(H-CON)组(饲喂30%对照用油)和高含量VLCSFA(H-VLC)组(饲喂30%实验用油),饲喂12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气相色谱法检测脑皮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生化法检测脑氧化应激水平;ELISA法检测脑促炎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中β-分泌酶(BACE1)、α-分泌酶(ADAM10)、磷酸化tau蛋白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水平。结果:与L-CON组相比,L-VLC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脑皮质C21:0、C22:0、C23:0、C24:0、C26:0和ΣVLCSFA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ADAM10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BACE1和p-tau396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荞麦黄酮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分为不同剂量(0、0.125、0.25、0.5、1、1.25、1.5、1.75、2 mg/ml)荞麦黄酮组,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另将HRMECs分为正常对照(NC)组、HG组、HG+低荞麦黄酮组、HG+中荞麦黄酮组、HG+高荞麦黄酮组、HG+荞麦黄酮+pcDNA组和HG+荞麦黄酮+pcDNA-HMGB1组,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MDA含量、LDH漏出量及SOD活性,ELISA检测IL-6、TNF-α和IL-10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HMGB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中HMGB1 mRNA表达。结果:与0 mg/ml荞麦黄酮组比较,不同剂量(0.125、0.25、0.5、1、1.25、1.5、1.75、2 mg/ml)荞麦黄酮组HRMECs抑制率无显著变化(P>0.05)。与NC组比较,HG组HRMECs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LDH漏出量及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和IL-10水平降低(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HG组比较,HG+低荞麦黄酮组、HG+中荞麦黄酮组、HG+高荞麦黄酮组HRMECs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LDH漏出量及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和IL-10水平升高(P<0.05),HMGB1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HG+荞麦黄酮+pcDNA组比较,HG+荞麦黄酮+pcDNA-HMGB1组HRMECs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LDH漏出量及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和IL-10水平降低(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荞麦黄酮可能通过下调HMGB1抑制HG诱导的HRMECs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98.
简丹  郑淑月  翟瑄  梁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3,(12):2465-2469+2476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小鼠脑出血(ICH)后继发性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出血后Drp1和磷酸化Drp1(p-Drp1)的表达时间窗,并筛选出选择性Drp1抑制剂(Mdivi-1)在小鼠ICH模型中的最适药物浓度。将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ICH组、ICH+溶剂对照组(ICH+Vehicle组)、ICH+Mdivi-1组。采用mNSS评估小鼠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Nissl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MPO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以及线粒体膜标志蛋白TOM20、COX4Ⅰ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p-Drp1表达在ICH后12 h显著升高(P<0.01)。与ICH+Vehicle组相比,ICH+Mdivi-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P<0.01),脑组织含水量增多(P<0.05),脑组织损伤程度加重,血肿周围炎症因子IL-6、TNF-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PO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线粒体膜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调节miR-144-3p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以及对甲酰基肽受体2(FPR2)/p38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10 mg/kg)、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40 mg/kg)、人参皂苷Rg1高剂量+ago-miR-144-3p组(40 mg/kg人参皂苷Rg1+ago-miR-144-3p),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均通过右侧尾状核注射胶原酶Ⅱ法构建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按照各组要求腹腔注射给药以及脑内注射给药。对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分;干湿比重法测定大鼠脑含水量;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TNF-α、IL-6、IL-1β水平;电镜观察脑水肿周围超微结构;伊文思蓝(EB)法测定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qRT-PCR与Western blot测定miR-144-3p/FPR2/p38通路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加重,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含水量、脑组织匀浆miR-144-3p、TNF-α、IL-6、IL-1β、p38 mRNA、p-p38/p38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Wnt蛋白家族成员5a(Wnt5a)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糖尿病前期患者免疫炎症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前期者64例作为A组,糖尿病患者51例作为B组,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C组。采集3组基线资料,测定Wnt5a水平,分析Wnt5a在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中的表达差异,测定免疫炎症相关指标,分析Wnt5a与糖尿病前期患者免疫炎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Wnt5a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确定其截断值,用于临床疾病预测。结果:与B组相比,A组Wnt5a水平、免疫炎症指标Th1、Th17、Th22、IFN-γ、IL-17A、IL-22水平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Wnt5a、Th1、Th17、Th22、IFN-γ、IL-17A、IL-22是影响糖尿病前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Wnt5a与糖尿病前期患者免疫炎症相关指标Th1、Th17、Th22、IFN-γ、IL-17A、IL-22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Wnt5a预测糖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