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9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88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829篇
内科学   623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98篇
特种医学   2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01篇
综合类   2107篇
预防医学   364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1058篇
  27篇
中国医学   1067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378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IL-31基因克隆、表达及在皮肤炎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隆人IL-31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研究hIL-31蛋白与皮肤炎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克隆人IL-31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并通过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用该目的蛋白刺激人表皮角质细胞HaCaT,RT-PCR检测趋化因子MIP-3β、TARC及TCA-3(I-309)mRNA的表达;小鼠皮内注射该目的蛋白,观察局部炎症表现,皮肤标本HE染色观察皮肤炎性特征,采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胸腺及脾脏T细胞亚群.结果 成功获得495bp的人IL-3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该目的蛋白可刺激HaCaT表达趋化因子MIP-3β、TARC、I-309;小鼠皮肤注射部位有脱毛,HE染色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增高,脾脏CD4 T细胞百分比增高,CD8 T细胞百分比减少.结论 人IL-31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已获成功,hIL-31蛋白可刺激HaCaT细胞表达MIP-3β、TARC、I-309,诱导小鼠皮肤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2.
黄少强  郑鸣 《解剖与临床》2008,13(2):138-140
1 概述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内的各种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及它们所释放的炎性介质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主要原因。其中,趋化因子在招募炎性细胞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肢端黏液样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2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肢端黏液样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发生在下肢末端的黏液样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发生在下肢末端的病程较长的渐进性肿块,术后局部复发。镜检:病变呈多结节状,边界不清;黏液样基质中见数量不等的各类炎细胞浸润,散在或灶性分布梭形、奇异形和多空泡状脂肪母细胞样3种形态的瘤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弥漫阳性,CD68和CD34灶性阳性,CK、SMA、HHF-35、S-100蛋白、CD45、CD45R0、CD15、CD30均阴性。结论此病病程较长,术后易局部复发,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鉴于病变黏液样基质及各类炎细胞浸润的背景较为突出,而特征性的瘤细胞稀疏,应注意与炎症性病变或具有相似组织形态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镍精炼烟尘对人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的毒作用及炎性损伤,并探讨二甲双胍是否对其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Beas-2B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镍精炼烟尘(0.00、 6.25、 12.50和25.00μg/ml)和二甲双胍干预后Beas-2B细胞炎症相关蛋白NLRP3、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 Beas-2B细胞存活率随着镍精炼烟尘浓度的增加而降低(F=156.7,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镍精炼烟尘处理细胞后炎症相关蛋白NLRP3、 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镍精炼烟尘浓度升高,表达水平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F=206.9、158.9、294.0,P<0.05)。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均可提高镍精炼烟尘暴露后细胞的相对活力,5 mmol/L二甲双胍的保护作用最为显著(F=163.7,P<0.05)。与对照组相比,25.00μg/ml镍精炼烟尘染毒组NLRP3、 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25.00μg/ml镍精炼烟尘染毒组相比,二甲双胍预处理显著降低NLR...  相似文献   
7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脂质堆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的致炎作用,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与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作者对近10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研究显示,TRPV1/TRPA1的激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活性氧(ROS)、抑制胆固醇晶体(CC)的产生进而调控TLR/NF-κB与NLRP3炎性小体通路,抑制TLR/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同时,中医药中多种单味药有效成分与方剂可有效激活TRPV1/TRPA1或其下游途径,其对动脉粥样硬化中TLR/NLRP3通路可能具有显著调控作用。该文进一步对已探明的方剂及中药单味药有效成分调控AS中TLR/NLRP3通路的机制进行梳理,将TRPV1/TRPA1调控TLR/NLRP3途径的机制与中药方剂与单体成分进行对应。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药物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新启发...  相似文献   
76.
用HPLC-ECD法对APP695,751V717Ⅰ转基因模型小鼠大脑皮层神经递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PP751转基因鼠大脑皮层中的5-HIAA一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PP695转基因鼠大脑上以层中DA和5-HT平均含量分别比对照鼠升高38.9%和45.8%。提示Aβ的形成可能影响了多巴胺系统和5-羟色胺系统。  相似文献   
77.
腹腔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瞿荣锋  李忠友 《重庆医学》2001,30(5):451-451
腹部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上较常见 ,本专业对其认识和处理尚存有争议。能否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我院近 3年来经治的2 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 ,均经非手术治疗而恢复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7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2 3例。其中男 14例 ,女 9例。年龄 16~ 72岁 ,平均年龄 48 5岁。 2 3例中发生于腹部刀刺伤术后 9例 ,阑尾炎切除术后 5例 ,胃癌根治术后 3例 ,胃穿孔修补术后 3例 ,肠粘连松懈术后 2例 ,直肠癌miles术后 1例。本组病例均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炎性体蛋白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1(NALP-1)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120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脑脊液中炎性体蛋白NALP-1表达水平,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3分)和预后不良组(GOS≤3分)。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NALP-1和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NALP-1表达(1.64±0.52)高于对照组(0.94±0.28,t=7.1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LP-1高表达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得分(26.4±5.4)分、脑挫伤比例(76.62%)、蛛网膜下腔出血比例(77.27%)高于低表达组[(22.3±4.5)分、23.38%、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4.135、9.586、7.424,P<0.05)。年龄[比值比(OR):2.175,95%可信区间(CI):1.167~8.767,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OR:1.241,95%CI:1.101~3.794,P<0.05)、NALP-1(OR:2.841,95%CI:1.675~10.717,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OR:1.215,95%CI:1.056~3.627,P<0.05)、APACHEⅡ得分(OR:1.615,95%CI:1.314~5.485,P<0.05)是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性脑损伤脑脊液中NALP-1表达增加,且表达量升高与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79.
80.
卢新瑞  周雪松 《安徽医学》2023,44(3):320-32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54例,根据术后并发EPISBO(EPISBO组,24例)、并发其他类型肠梗阻(非炎性肠梗阻组,26例)和无并发症(对照组,204例)情况,分为3组。观察3组患者术后3 d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并计算二者比值(CAR)。比较各组间CAR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预测EPISBO或肠梗阻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PISBO及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 EPISBO组CAR高于非炎性肠梗阻组及对照组,且非炎性肠梗阻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R与CRP、PCT及CK呈正相关(r=0.803、0.203、0.416,P均<0.05),与Alb呈负相关性(r=-0.681,P<0.05);CAR预测EPISBO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8,最佳截断值为0.80,灵敏度87.5%,特异度73.08%;预测肠梗阻的AUC为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