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6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551篇
预防医学   328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224篇
  7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 , 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 治疗组大鼠连续7天腹腔注射纳洛酮后分组对动物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结果 (1)在Morris 水迷宫隐匿平台训练中,假手术组动物的逃避潜伏期最短, 治疗组动物的逃避潜伏期比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2)探索实验中假手术组穿越次数最多,治疗组穿越次数又多于模型组(P<0.05);(3)可见平台学习中,三组动物的逃避潜伏期无明显组间差别(P>0.05).结论 纳洛酮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听诱发电位能否作为临床麻醉深度监测手段,采用非镇痛性麻醉药依托咪酯分次注入豚鼠腹腔,根据用药剂量模拟浅、中、深度麻醉,观察豚鼠听觉中潜伏期反应及听性脑干反应变化.结果显示,依托咪酯对听觉中潜伏期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麻醉深度加深而增强,但到一定深度后,出现“饱和”现象;中潜伏期反应谱峰明显向低频移动.依托咪酯对浅麻醉时听性脑干反应影响不显著,当麻醉加深时亦出现明显改变.提示中潜伏期反应及听性脑干反应结合使用,可以作为监测麻醉深度的客观电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13.
第1产程潜伏期指导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规范指导对处于分娩第 1产程潜伏期孕妇的影响。方法 :为处于分娩第 1产程潜伏期的 15 0例产妇讲解分娩知识 ,训练助产动作 ,树立自然分娩信心 ,并动态观察产妇的分娩情况。以条件相同 ,未在潜伏期做指导的产妇 15 0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总产程、第 1产程活跃期及第 2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 ,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第 1产程潜伏期、阴道助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第 1产程潜伏期对产妇进行规范指导可以缩短产程 ,促进自然分娩 ,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9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9例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此病患者,8例正常对照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神经系统症状的此病患者组中4例(44%)异常,主要表现为峰间期(Ⅲ~Ⅴ)/(Ⅰ~Ⅲ)>1,Ⅴ波潜伏期、Ⅲ~Ⅴ、Ⅰ~Ⅴ波峰间期二耳间差值异常(>+3s)。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组全部异常(100%),其异常程度及异常发生率显著大于无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说明BAEP检测对无神经系统症状的HLD患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但不如对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紧急公告,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流行于美国的西尼罗热传入中国。公告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对于来自或途经美国的旅客,要进行严格的检疫查验,通过红外快速检测仪初筛后,对于体温异常者要进行复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初步的医学调查.如有发热、头疼、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VEGF及其受体VEGFR-2/FLK-1的影响,探讨天麻钩藤饮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颈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脑缺血模型,于术后次日开始给予天麻钩藤饮[5g/(kg·d)]灌胃,分别于2周及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VEGF及FLK-1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4周较2周更为明显.2周模型组VEGF、FLK-1主要在神经元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4周表达下降;治疗组VEGF、FLK-1在神经元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4周仍高表达.结论 该研究提示,天麻钩藤饮可能通过促进VEGF和特异性受体FLK-1的表达,启动神经元保护机制,发挥脑保护作用,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分析97例DPN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DPN组和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3个参数。结果:①临床特征以肢体麻木(59%)最多见、其次为疼痛(42%)。②患者组NCV、远端波幅值低于对照组,远端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两组3个参数比较,除腓总神经远端波幅、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正中、尺、腓肠神经远端潜伏期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DPN患者临床特征以肢体麻木和疼痛最多见;②检测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能较早发现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给Wistar大鼠行脊髓蛛网膜下腔(i.t]注射,用辐射热甩尾潜伏期(tail flick latoncy,TFL)作为测痛指标,进而探究硝普钠与疼痛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硝普钠可使大鼠的辐射热甩尾潜伏期缩短,痛阈下降,具有痛敏效应。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认知情况的快速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疾病本身的认知是好的。对一种新型传染病的认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如此高的水平是该病能在社区层面阻断的关键所在。当然。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范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与高标准的要求尚有距离。例如简单的潜伏期还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人员失误,应当引起高度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