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9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200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1篇
  6篇
中国医学   385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化脓性中耳炎中医称耳内流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发病原因诸多,其中以肝经湿热引起者较为多见。急性者好发于麻疹、猩红热、感冒之后的幼儿,大人也可发生,慢性者往往由急性转变而来。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为:耳内流脓,常伴有发热、怕冷、头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幼儿因不会诉说,常哭闹,烦躁不安,常用手抓耳或摇头表示,检查耳内有脓液流出。  相似文献   
32.
湿热环境下密闭性功能敷料护理伤口对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plasma beta-endorphin (beta-EP) in pigs with traumatic injury after occlusive wound dressing supplemented with antiphlogistic and analgesic agents in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s (HHE). METHODS: Traumatic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10 pigs, 5 of which received antiphlogistic- and analgesic-supplemented occlusive dressings of the wounds (experiment group, EG), while the rest pigs were assigned to control group (CG) to receive routine wound management. The pigs in both groups were then exposed to artificial HHE an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the exposure, the plasma beta-EP level, respiratory frequency and heart rates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plasma beta-EP concentration of E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G (P <0.01) after the injury, but in both groups, the levels before the injury were similar to those measured at hour 8 during HHE exposure and at hour 24 following the injury. The variation range of the respiratory frequency and heart rates during HHE exposure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EG than CG (P <0.01). CONCLUSION: This supplemented occlusive wound dressing can help restrain the peak of plasma beta-EP level and the variation range of respiratory frequency and heart rates of pigs exposed to HHE.  相似文献   
33.
伍瑞麒 《河南中医》2003,23(9):51-53
1970年笔者在四川省南江县深山林区伐木工人中发现一种以低血钾为主的 ,四肢呈弛缓性瘫痪 ,并呈地域性、季节性、流行性和以突进深山林区发病率高为特征的神经肌肉疾病 ,它不同于“周期性瘫痪” ,亦不同于棉酚所致的“低血钾软病” ,其发病原因与深山林区某种特异因素包括病毒感染有关 ,在中医学中为感受风毒水湿之气 ,亦即山岚瘴气所致 ,故名“林区瘟软病” ,现将 1970~ 1985年收治的 4 5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 5例中男 4 2例 ,女 3例 ;年龄 18~ 35岁 4 3例 ,4 5、5 0岁各 1例 ;首次发病 38例 ,复发 7例 ;外地初入林区的临时…  相似文献   
34.
35.
当归拈痛汤由当归、羌活、白术、黄芩、茵陈、党参、苦参、葛根、泽泻、茯苓、防风、知母、升麻、甘草组成,为李东垣所创。本方原用以治疗湿热搏结的四肢关节烦痛、  相似文献   
36.
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附400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杨春波  黄可成 《中医杂志》1994,35(7):425-427
脾胃湿热是临床常见病证。为了探讨脾胃湿热(以下简称湿热证)的临床意义和现代含义,福建省中医脾胃学说研究会于1992年组织了临床协作研究,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1 研究方法1.1 观察对象:为在中医内科门诊和病房治疗的患者,按本会制定的湿热证诊断标准和要求,对各种病证进行临床调查。  相似文献   
37.
慢性胃炎是由于胃粘膜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而发生的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病因及病机演变,为疫情防控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数据统计:依据2020年1月—2022年6月明确记录患者入院时寒热情况的相关文献15篇,统计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时寒热类型对应的病例数及频率。依据2022年7月前新冠肺炎变异株临床诊疗文献12篇,统计新冠肺炎不同变异株的病因属性。(2)文献研究:查阅新冠肺炎相关理论探讨文献,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新冠肺炎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治法方药等方面讨论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及病机演变。结果 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主要病因属性为湿疫毒。新冠肺炎早期可见恶寒、发热,以低中热为主,部分表现为往来寒热、身热不扬等。一些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已有肺部炎症表现。肺部影像学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肺间质改变,并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等实验室指标改变。新冠肺炎中期临床表现以肺系病变和脾胃病变为主,重症期可见呼吸困难、神志异常,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肝功能损害等。此外,临床部分痊愈者存在核酸检测复阳现象。临证中应用解表清里、化湿解毒的治法多有较好疗效。结论 新冠肺炎的发病过程为湿疫毒从口...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湿疹2号方治疗亚急性期湿热蕴肤证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防风通圣颗粒联合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湿疹2号方联合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瘙痒消退时间及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有效率为94.1%,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程度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EASI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OS、IgE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2号方治疗亚急性湿热蕴肤型湿疹,可改善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