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4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4):122-125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温通活血乳膏由川芎、细辛、桂枝、红花等7味中药组成(本院药学部制备,批件号:新药制字:Z20052604)。90名患者按1:1随机分配进入温通活血乳膏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组(45例)和依帕司他对照组(45例),疗程3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其组间下肢神经的传导速度、症状、体征、VAS评分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最终进入统计分析为85例患者。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较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温通活血乳膏(生药1g/kg)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胫神经)分别为38.4±2.2 m/s、42.9±4.6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胫神经)分别为39.2±2.4m/s,40.1±3.5m/s,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胫神经)32.1±2.4m/s,35.3±3.8m/s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胫神经)30.5±2.5m/s,32.7±2.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温通活血乳膏(生药1g/kg)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3 VAS评分:温通活血乳膏(生药1g/kg)治疗组在改善患者VAS评分1.3±0.5明显低于对照组1.8±0.7,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Na+,K+-ATP酶活性:温通活血乳膏(生药1g/kg)治疗组Na+,K+-ATP酶活性48.05±6.36(u/mg)明显高于对照组35.92±13.71(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活血乳膏联合依帕司他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针刺与药物治疗更年期烦躁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更年期烦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和药物组(29例)。针刺组采用温通针法,取穴以合谷、太冲为主,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口服地西泮片2.5mg,每日3次,共服用23天。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积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积分进行比较。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1%(27/31),药物组为82.8%(24/29),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积分和心理状态测定SRHMS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以上2项评分较药物组降低更明显,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upperman:15.23±6.19vs 18.45±5.37;SRHMS:116.29±38.24vs 140.34±42.15,均P0.05)。结论:针刺与药物两种疗法对更年期烦躁症都有治疗作用,但温通针法针刺四关穴为主疗效优于地西泮片。  相似文献   
103.
肝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在我国是第2位的癌症杀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由于手术麻醉、创伤、出血、术后肝功能不全等导致术后胃肠动力进一步受损,轻者出现恶心、腹胀;重者可引起膈肌升高,运动受限,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还会影响胃肠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临床上一般均采用术后持续胃肠  相似文献   
104.
《国医论坛》2021,36(5):68-69
寒湿瘀阻滞不通可以导致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最常见的是痛证。基于温通法理论创制的石墨烯中药艾灸产品,用于内科、妇科疾病中因寒湿瘀而引起的关节痛、肌肉酸楚等症,不仅具有传统中药贴敷、艾灸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还具有无烟无灰无烫伤、清洁环保、柔韧性好、携带使用方便、发热快(3 s)、温度稳定持久可控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阳化气,阴成形”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会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滞、水饮内停,使病理有形之物积聚而发为肿瘤。因此,“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是肿瘤的核心发病机制。基于此,提出扶阳法为肿瘤的临床防治大法。在预防方面,需强身健体,劳逸结合,饮食有节忌偏嗜,注意调畅情志;在治疗用药方面,可分为温阳法、通阳法、温通法三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桂枝-附子"温通经脉配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检索"桂枝""附子"的化学成分和潜在靶点,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作为化学成分筛选条件;在Gene Cards数据库中检索RA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绘制"桂枝附子配伍-化学成分-靶点-RA"网络;使用STRING 11.0在线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挖掘核心靶点;采用David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数据库对该配伍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中的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提示,"桂枝-附子"温通经脉配伍主要影响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参与凋亡过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结合等过程。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该配伍通过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凋亡等多条通路影响RA的信号转导和疾病进程。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角度预测了"桂枝-附子"温通经脉配伍治疗RA可能的信号通路,为后续机制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中医学报》2019,(2):259-262
阳气不足是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阳虚日久导致寒痰内凝,形成肿瘤。扶阳固本为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早期肿瘤,邪实正虚,要攻邪扶阳,此时应用大辛大热之品开冰解冻;中期肿瘤,正气亏虚,当扶其正任邪自去;晚期肿瘤,脾肾亏虚,此时应峻补元阳,回阳救逆。同时,还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适当辅以清热解毒、化痰祛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气解郁等治法。如此,扶阳与祛邪相参,温通与消积并举,疗效方能显著。此外,近年来,扶阳导引与扶阳针灸等中医外治法在肿瘤治疗中也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4):174-178
目的:研究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AA大鼠发挥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五味温通除痹胶囊0. 8 g/kg、1. 6 g/kg、3. 2 g/kg剂量组和雷公藤多甙片40 mg/kg组,复制A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2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共12天。HE染色观察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IL-10的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Jak2、Stat3 mRNA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增加,关节病理损伤明显,血清IL-6含量增高,IL-10含量降低,关节滑膜中p-Jak2、p-Stat3蛋白和基因均上调。相比于模型组,五味温通除痹胶囊各剂量不仅可改善AA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程度,降低血清IL-6含量,增加IL-10的水平,还可下调Jak2、Stat3 mRNA和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抑制Jak2/Stat3通路的激活,降低炎症反应,是五味温通除痹胶囊治疗RA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温通针法"作为全国著名针灸专家郑魁山教授的独创手法,应用于大量的临床研究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抗肝病毒丸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服用抗肝病毒丸合苦参素胶囊;对照组服用双环醇片合苦参素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下降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HBV—DNA水平下降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HBV—M部分转换,而对照组HBV—M无转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肝病毒丸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