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4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77篇
预防医学   21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05篇
  2篇
中国医学   48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对比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78例间歇性、持续性二度二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R)患者随机入选右室间隔部起搏组(RVOT组,39例)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39例)(均置入DDD起搏器),术后随访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相关指标。结果术后24个月随访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患者LVEF和LVED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LVED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 LVEF较术前有所降低,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术后两组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LVEF较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患者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维持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5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并于早晨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眩晕的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9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头痛、眩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87.5%,72.5%、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SBP、DBP、LVDd、IVST、LVPW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可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及改善左心室肥大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NPDR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片,观察组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灰度值(MD)。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00%)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较治疗前均上升,视野MD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视野M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较治疗前提高(P<0.05)、RI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PSV、EDV明显(P<0.05),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辅助治疗NPDR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视网膜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和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S)与舒张末期峰值(D)的比值诊断胎儿窘迫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足月孕妇400例,均予以全程胎心监护及彩超测定脐血流S/D比值,根据所得结果分为正常组、胎心异常组、S/D比值异常组及高危组。对新生儿的阿普加(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妊娠结局的随访情况与S/D比值和胎心监护的联合诊断结果,计算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阴、阳性预测值。结果经测量结果发现,400例孕妇中正常组(健康胎儿)349例,胎儿窘迫51例(胎心异常组23例,S/D比值异常组11例,高危组17例)。正常组、胎心异常组及S/D比值异常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羊水粪染率均低于高危组(P0.05);正常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羊水粪染率均低于胎心异常组及S/D比值异常组,新生儿Apgar明显高于胎心异常组及S/D比值异常组(P0.05);胎心异常组与S/D比值异常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羊水粪染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敏感度为94.00%(47/50),特异度为98.57%(345/350),准确度为98.00%(392/400),阴性预测值为99.14%(345/348),阳性预测值90.38%(47/52)。结论应用S/D比值和全程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结果准确,对疾病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5.
研究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6例,分别以80μg/min和160μg/min的剂量静脉滴注硝酸异山梨酯(ISDN)30分钟,经左心导管测定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80μg/min组用药前后(15分钟)仅左室舒张末压明显下降,而160μg/min较大剂量组除发现左室舒张末压显著降低外,主动脉收缩压、主动脉平均压的降低也达到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主动脉舒张压、左室收缩压最大上升速度均无显著变化,提示160μg/min较大剂量静滴ISDN不仅能降低容量负荷,还可使动脉系统压力下降。左心室灌注压升高,左室舒张末压和心容积减少、收缩期射血分布到室壁力量减弱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增强对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1.22%,胎膜早破、高血压疾病、创伤等因素是导致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结论:胎盘早剥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准确及时的诊治对于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7.
清代名医万全注重养生,活到了97岁。他认为,人要想延年益寿,关键在于坚持“四不”,即不偏食、不过动、不违时、不滥补。不偏食饮食上不要有偏嗜。他认为“嗜有所偏,必生所偏之疾,初伤不觉,久则成患”。不过动指不要过度活动,而是“动而中节”。他提倡“俭视养神,俭听养血,俭言养气,俭欲养精”。  相似文献   
68.
张熔熔 《药物与人》2014,(7):142-142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是清代医家王清任先生在继承历代医学成就的基础上,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所创立的名方之一。他丰富和发展了的"活血祛瘀"(现多称"活血化瘀")法,已成为目前中医研究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1"瘀血"的概念与形成中医认为经脉是气血循行的道路,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脉道内必须畅流无阻,永不止息而有节律地流动。凡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未能消散,淤积于机体某个部位,均属瘀血,瘀血所致的病症是谓瘀血证。瘀血的成因很多,有以下诸端。损伤:各种损伤,致离经之血停留于局部,  相似文献   
69.
黄文政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从事中医肾脏病临床近五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跟师学习深深地体会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优势及特色。老师在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病时善用活血化瘀法,这为我们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现总结如下。 1理论依据 久病入络理论源于《难经》和《伤寒杂病论》。久病及血,久病入络,清代叶天士提出"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其中络是中医概念,它遍布全身,通行气血。  相似文献   
70.
欧阳焰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52+154-152,154
目的探讨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数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126例胎儿进行血流测定,根据分娩过程中是否出现胎儿缺氧表现分为正常组(101例)和胎儿缺氧组(25例)进行比较;并对本组研究的126例胎儿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胎儿缺氧组与正常组比较,胎儿大脑中动脉(MCA)I~1流S/D、PI、RI明显降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5)。结论产前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可以了解胎儿脑循环状态,预测胎儿宫内是否缺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