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杨建宇 《光明中医》2008,23(9):1326-1326
7月17日中午,室外烈日炎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以及众多志愿者,接过刚刚现场泡制的中药凉茶一饮而尽,清爽的口感让他们连声称好。当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向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捐赠了“志愿者消暑凉茶”配方。在炎热的奥运期间,由金银花、淡竹叶、乌梅、冰糖、绿茶、柠檬酸等组成的这一配方,泡制简易,随时服务数百万奥运志愿者和其他室外人员。  相似文献   
62.
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法鉴别麦冬及其伪品淡竹叶块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3.
竹疗     
我们知道竹子的功用很多,它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身体上的病患,如竹叶就是药方上所用的淡竹叶,有清热利尿的功用,竹沥就是竹汁,有镇惊利窍的功用,而且还能用来治疗思想上、习气上的病患。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竹诗,题为《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还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根椐其中的“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语句,明代吴宽借题发挥,写了一篇《医俗亭记》,收在《家藏集》卷三十一(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古文》均予收载),论述了“竹疗”,即用竹子治疗俗病的问题,颇为新奇可喜,悦目清心。  相似文献   
64.
中药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利尿、生津止渴的功效,多用于消暑热、宁心神、小便辣痛和尿路感染.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淡竹叶在抗氧化性、抗心肌缺血、收缩血管、抑菌和肝损伤保护等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5.
66.
医学专家提醒人们:夏季不宜大补特补,可以服用淡竹叶、藿香、金银花和荷叶等清补药材。  相似文献   
67.
鸭跖草为较常用中药,始著录于唐代《本草拾遗》。陈藏器曰:"鸭跖生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鸟嘴。"《本草纲目》释名: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兰姑草。李时珍曰:"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生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喙,实在角中,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淡竹叶提取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以此优选提取工艺。方法:以酪氨酸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对超声提取淡竹叶的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淡竹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60%的乙醇,超声功率为90 W,超声提取50 min。此条件下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可达780%,IC50值为627 g·L-1。结论:淡竹叶提取液来源广泛,提取方便,经济有效,可为开发植物源酪氨酸酶抑制剂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9.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对禾本科淡竹叶属植物淡竹叶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波谱数据及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分离得到了1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为3’-甲氧基木犀草素6-C-β-D-半乳糖醛酸基-(1→2)-α-L-阿拉伯糖苷(1),为1个新的黄酮碳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0.
从前,有位老中医教了一个徒弟。在徒弟学业有成即将出师另立门户时,老中医说:"你先对上我出的这些上联。"说着就出对曰:"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徒弟想了想就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接着老中医又出一上联曰:"烦暑最宜淡竹叶。"徒弟马上对道:"伤寒尤炒小柴胡。"老中医听罢点头认可后就坐在了石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