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虽有记载,但植物种类繁多,均与现用漏芦不符,唯《救荒本草》所载的图与祁州漏芦相符。祁州漏芦在我国使用较广。《神农本草经》载:“主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与目前临床应用基本一致。漏芦实名古今不一,今以祁州漏芦为正品,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辽宁等地。漏芦来源于菊科植物祁州漏芦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相似文献   
2.
浅谈磁石     
磁石原名慈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谓:"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为佳。"苏颂谓:"能吸铁虚连十数针,或一二斤刀器……,其石中有孔,孔中黄赤色,其上有细毛,功用更胜。"陈藏器谓:"磁石取铁,如慈母之招子,故名。"《本草衍义》载:"入药须火烧醋淬,研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以上记载与现今所用磁石相符。磁石味咸、性寒,归肝、心、肾经。具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惊悸失眠、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肾虚气喘等症。磁石别名玄石、指南石、铁石、吸铁石、吸针石、灵磁石、活磁石。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其来源为氧化物类  相似文献   
3.
4.
赭石又名须丸、赤土、丁头代赭、血师、紫朱、土朱、铁朱、钉头赭石、钉赭石、赤赭石、红石头、代赭,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赭石的应用历史赭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原名"代赭石",《名医别录》载:"代赭生齐国(今山东省)山谷,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染爪甲不渝者良。"苏颂《本草经集注》曰:"今医家所用,多择取大块,其上纹头。如浮沤丁者为胜,谓之丁头赭石。"《本草纲目》名代赭石,  相似文献   
5.
高宾 《首都医药》2014,(1):43-43
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环节在中药材的采收加工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中药材采收后,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因此,除少数品种鲜用外,  相似文献   
6.
高宾  郭淑珍  赵丹 《首都医药》2014,(17):43-43
虎杖来源于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名医别录》名“虎杖根”,陶弘景云:“田野甚多,此状如大马蓼,茎斑而叶圆。”《蜀本草图经》云:“生下湿地,作树高丈余,其茎赤根黄,所在有之。”  相似文献   
7.
地榆的历史沿革 地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陶弘景云:“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其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又名玉豉。一茎长直上。”李时珍曰:“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载:“今处处平原川泽皆有之。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茎直,高三四尺,对分出叶,叶似榆,少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似柳根。”综合历代本草关于地榆的记载,并结合“江宁府地榆图”的特征看,古代所用地榆即是现今的地榆,而“衡州地榆”似为长叶地榆。《药物出产辨》云:“地榆产于广东北江、星子连州,湖南、湖北亦有出。”本品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常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等症。  相似文献   
8.
人参叶史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名参叶,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叶。秋季采收,晾干或烘干,主产于吉林省靖宇、集安、抚松、长白、安图等地。 本品常扎成小把,呈束状或扇状,长12~35cm,掌状复叶带有长柄,暗绿色,小叶通常5枚,呈卵形或倒卵形。基部的小叶长2~8cm,宽1~4cm;上部的小叶大小相近,长4~16cm,宽2~7cm。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及刚毛,上表面叶脉生刚毛,下表面叶脉隆起。纸质,易碎。  相似文献   
9.
酸枣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唐、宋之际,对酸枣仁来源的认识曾发生过混乱,但宋代马志对酸枣仁的描述是非常确切的:“酸枣即棘实,更非他物.若云是大枣味酸者,全非也.酸枣小而圆,其核中仁微扁,大枣仁大而长,不相类也.”参考《大观本草》及《本草纲目》的酸枣图,与今之酸枣仁特征一致.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具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主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等症.  相似文献   
10.
高宾  赵丹 《首都医药》2011,(5):50-50
黄柏又称"川黄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檗木",列为上品。关黄柏为后起之药材,历代本草皆无记载。原植物分布与生长环境川黄柏(黄皮树)乔木,高10m~12m。树皮外层暗灰棕色,甚薄,开裂,无或有较薄的栓皮;内层深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