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2篇
  免费   1966篇
  国内免费   526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196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2278篇
内科学   824篇
皮肤病学   296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85篇
综合类   8375篇
预防医学   1296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4477篇
  36篇
中国医学   24223篇
肿瘤学   292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959篇
  2022年   787篇
  2021年   1019篇
  2020年   905篇
  2019年   897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998篇
  2016年   1007篇
  2015年   1135篇
  2014年   2153篇
  2013年   1870篇
  2012年   2252篇
  2011年   2440篇
  2010年   2233篇
  2009年   2045篇
  2008年   2103篇
  2007年   2061篇
  2006年   1865篇
  2005年   1811篇
  2004年   1745篇
  2003年   1912篇
  2002年   1626篇
  2001年   1568篇
  2000年   1158篇
  1999年   1022篇
  1998年   957篇
  1997年   832篇
  1996年   914篇
  1995年   678篇
  1994年   524篇
  1993年   374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升降散源自清代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该书以其为治温疫十五方之“总方”。该方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轻浮而升阳中之阳,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蝉蜕性寒无毒,味咸而甘,为轻虚之品,能祛风胜湿,涤热解毒;姜黄气味辛苦,行气散郁;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全方取僵蚕、蝉蜕之气分药来生阳中之清阳,取姜黄、大黄之血分药降阴中之浊阴,寒热并用,升降同施,表里双解,以行升清降浊、宣郁散邪、活血通络之功。根据临床运用和观察,升降散治疗多种皮肤病及内科疾病均有较好的效果,现整理临证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消郁安神汤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大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复制抑郁模型,同时观察药后正常动物自发活动及睡眠时间。结果:消郁安神汤显著缩短小鼠悬尾的失望时间和大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对正常动物的自主活动和睡眠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消郁安神汤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临床资料病 例1,薛某某,女,67岁,农民,吉林柳河县人。1999年12月18日,其儿带x线、CT、MRI来我所就诊。其儿述:患者现已截瘫,双下肢无知觉,不能亲自就诊。少食少饮,体质消瘦明显,二便不通,痛苦面容。经省级医院确诊脊髓瘤转移,放弃治疗,出院回家。X线、CT、MRI片显示:T7、8椎体骨质破坏明显,椎间隙消失,椎管内可见骨碎片,椎体周围冷脓肿形成。电话问诊:患者神清言明,高烧,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大小便不能自行排出,偶尔胸闷,咽干口渴,身热,背部疼痛较重。  相似文献   
994.
如意金黄散首见于《医宗金鉴》,以清热解毒、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治疗临床上诸般疮疡阳证而立方。在漫长的中医外科临床实践中,它以组方严谨,运用方便,疗效显著,而成为“外科医生药囊中不司或少的有效良方。”笔者在中医外科临床上,每遇阳证疮疡,多随手用之,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故在此略举一、二,以示如意金黄散疮疡治疗中之妙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芪蛤防哮散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该制剂中主要中药成分的定性鉴别用显微鉴别法,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b1、Re、Rg1的鉴定用薄层层析法。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可控。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6.
中医神经信息学研究的意义与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神经信息学是中医学、神经科学、信息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其目的是借用现代神经科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有关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中医的学术优势,使之促进中医脑科学的发展,促进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使中医脑研究真正融入到现代科学的模式中,为人类了解脑、保护脑、创造脑寻找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997.
当归芍药散临床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冀  袁立霞 《中医药学刊》2005,23(6):971-973
回顾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对当归芍药散在妇科、内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加以总结。笔者认为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以及其异病同治的证治特色。  相似文献   
998.
999.
消痞健胃合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要军  薛松 《中医药学刊》2005,23(1):140-14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缠绵,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临床上,应用消痞健胃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通过观察消痞健胃合剂及西沙比利对FD患者胃动素、胃泌素及临床症状方面的变化,以探讨消痞健胃合剂治疗F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陈西平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16-1316
《方剂学》教材中的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的皮肤病。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和剂局方》消风散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疗效颇佳,例举两案说明,今后应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剂局方》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