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2篇
  免费   1966篇
  国内免费   526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196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2278篇
内科学   824篇
皮肤病学   296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85篇
综合类   8375篇
预防医学   1296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4477篇
  36篇
中国医学   24223篇
肿瘤学   292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959篇
  2022年   787篇
  2021年   1019篇
  2020年   905篇
  2019年   897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998篇
  2016年   1007篇
  2015年   1135篇
  2014年   2153篇
  2013年   1870篇
  2012年   2252篇
  2011年   2440篇
  2010年   2233篇
  2009年   2045篇
  2008年   2103篇
  2007年   2061篇
  2006年   1865篇
  2005年   1811篇
  2004年   1745篇
  2003年   1912篇
  2002年   1626篇
  2001年   1568篇
  2000年   1158篇
  1999年   1022篇
  1998年   957篇
  1997年   832篇
  1996年   914篇
  1995年   678篇
  1994年   524篇
  1993年   374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中药天台乌药散熨脐治疗腹股沟直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天台乌药散作为外用制剂熨脐治疗腹股沟直疝22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1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结论:天台乌药散熨脐治疗腹股沟直疝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利膈散联合顺铂方案对食管癌患者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食管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利膈散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8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4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为优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不良反应、炎性水平显著降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膈散联合顺铂方案对食管癌疗效确切,且对食管癌炎性因子、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改善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予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速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47/47),优于对照组的95.74%(45/47)(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2周后WBC、ESR、hsCRP、PCT及RR明显下降,SpO_2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2周后ESR、hsCRP、PCT及SpO_2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肛窦炎应用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的72例肛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为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症状(放射痛、指诊症状及镜检症状)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窦炎患者,予以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临床症状,加快疾病转归,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联合常规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和晨僵)、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和健康功能)、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2、IL-17、NF-κB]、NF-κB通路相关指标[NF-κB激活剂1(Act1)、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率[60.00%(18/3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10/3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生理、社会功能评分降低,且NF-κB、Act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评分、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通过抑制NF-κB通路过度活化,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17表达,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28.
消疕汤治疗银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42岁,平均年龄23.3岁;病程最短者6周,最长者3年。临床症状:银屑病分为点片状和斑块状两类:①点片状14例(66.7%),皮损从白色点片状的色素沉着开始,逐渐扩大至1cm2大小,散在性分布于躯体四肢,皮损面平,基底  相似文献   
29.
患者男,54岁,肛周肿痛12d,加重伴发热、肛门坠胀、排便困难3d入院。查体:T:39.20℃,P110次/min,截石位肛周红肿明显,以右侧为甚,触痛,肤温较高,无明显波动感,肛口稍变形,向左侧偏移,指检见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自肛内流出,扪及610点位直肠内巨大包块,触痛明显,有波动感,加压时见有脓液溢出,肛门括约功能差。急查血常规:WBCl8.6X109/L,NEUT0.892。诊断为:肛周脓肿。当日在腰俞穴麻醉下行一期切开引流术,术中消毒肛内时见大量金黄色脓液流出,9点位肛周5cm处切口,可见大量脓液,右食指探入深约8cm处直肠右壁一溃口,左食指自切口探入与肛内相通,…  相似文献   
30.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其特点为多形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本人以消风散为基础方内服,结合外用药洗患处,治疗45例,结果治愈38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