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五输穴全息论溯源浅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五行学说、五输穴的气血流注、标本根结理论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论述五输穴,以全身的生理、病理状态提出五输穴全息论。  相似文献   
42.
43.
32名受试者分别进行自身对照,观察辰、酉两时辰艾灸足三里穴对胃电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足阳明胃经气血流注的辰时灸本经合穴足三里,胃电图振幅、频率的变化程度均大于非胃经气血流注的酉时灸同一穴位,其中振幅变化差异显著(P<0.05);灸后胃电图变化的性质,两时辰间无显著差异(P>0.5)。提示不同时辰施灸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44.
经络是人体隙构造和其内充填的体液以及体液流注.流注的主要行迹就是目前所认识到的十二经和八奇经等.经络是跨人体结构系统的构造体系,是人体的整体体系.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液体流注效应在CT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5例患者的影象表现,并结合临床情况及自身对比。结果 35例运用液体流注效应对影象表现的作用,并结合其他影象表现,33例患者得到了准确诊断。结论液体流注效应在人体各部位特别是腹膜腔感染性疾病CT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肿瘤生成与转移是癌毒搏结体内,邪毒互结,蓄而不流,加之正气亏耗,失于固摄,邪毒扩散,进而发生传舍。邪毒传舍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基础,经络则是转移的重要路径。从化理论、内生五邪及脏腑传变等理论解释了肿瘤转移的部位和证候改变。在治疗上需采取扶正培本、解毒抗癌、疏通瘀滞等,针对转移脏器选用相应抗癌中药,同时配合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肾结核导致流注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诊断的1例肾自截伴流注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并回顾和总结国内外迄今为止关于肾结核致腰大肌脓肿的文献报道.结果 该例71岁女性患者以腰背部疼痛伴右臀部、右大腿根部包块处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有低...  相似文献   
48.
河图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也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中国古人仰察天文,俯观地理,创造了完善的音乐体系。古人通过观察、测量天地之间的共振频率,按照频率的高低顺序(羽、徵、角、商、宫五音),确定了河图"水、火、木、金、土"的五行排列循序;并根据天人合一理论,确定了经络子午流注顺序。  相似文献   
49.
经络传变顺序反映了病邪所在位置,通过诊察经络的状态可以判断病邪所在经络的层次,推测邪气侵袭的部位;气血具有不断变动的特质,经络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必也有特殊的运行规律,通过经脉气血流注的时间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经络气血传递至相应的脏腑组织、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反映经络功能状态,从而判断疾病的轻重以及病势的转归。通过辨识病邪在脏腑与肢体的内在关系、时间进程中的内在变化、气血流注时的空间层次,推测经络病机为经络病机体系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