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流注案     
<正>苏州一小儿,甫九龄,颇聪慧,而患流注,肩背腰胁十余处,百端医治无效。余视之曰:此惟大活络丹能愈。服至三十余丸,未破者消,已破者收口。更服补气血之药而愈。盖流注一证,由风寒入膜所致。膜在皮中,旁通四达,初无定处,所以随处作患,此真脉络之病,故古人制大活络丹以治之。其余煎丸,皆非正治。所谓一病有一病之法,药不对证,总难取效也。  相似文献   
112.
典型的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和腘窝囊肿,在超声声像图上不难鉴别。但是当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仅累及一条,有时与腘窝囊肿向下流注形成的条形低或无回声往往很难鉴别,容易误诊。正确的超声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两种病变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两者的共同点及不同点,以明确诊断。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临床及超声检查已确诊的一条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37例;腘窝囊肿向下  相似文献   
113.
张红林 《首都医药》2012,19(20):46-46
目的 讨论经脉的流注与时间的关系.方法 从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的关系、临床应用的角度论述经脉的流注与时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医生测定本地时辰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正确认识经脉的流注与时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14.
<正>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发病中占首位,其中腰椎结核约占脊柱结核50%以上[1]。腰椎结核并发寒性脓肿后可沿一侧或两侧髂腰肌筋膜或其实质向下流注于腹膜后、髂窝、腹股沟、臀部或腿部形成流注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窦道持久  相似文献   
115.
阑尾穿孔常见于坏疽性阑尾炎或化脓性阑尾炎病程晚期,在急性阑尾炎中约占21%,很少见阑尾穿孔的感染经股环扩散形成脓肿的报道。股疝仅占腹外疝总发病数的5%,因早期症状轻微或其他主观原因易被误J。可因冷脓肿而被误诊为股疝,未见因阑尾穿孔经股环流注脓肿误诊为股疝的报道。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6.
1病案举例胡某,女,56岁。1999年12月17日初诊。患者左背部肿痛10余天,经外院治疗不效而来诊。10多天前开始左肩背疼痛伴发肿块,初期在某中医院住院治疗,经治医师在患者高肿处施行抽吸术,术后即伴发左侧肋部出现青紫,渐扩大,至大片状。诊断为血小板无力症,治疗无效。后又转至某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治疗仍不见好转,嘱患者转上级医院查治。患者因经济条件所限,无力前往外地就医,经人介绍而来我院诊治。患者曾于1999年春,左前臂亦出现青紫,呈大片,经民间医生用膏药外贴渐好转。现诊见:患者左背部高肿,连及肩部,范围大…  相似文献   
1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病,缠绵难愈,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均产生较大影响。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口服,但停药后易反复,近几年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护理该病效果显著。此病中医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阴虚火旺、脾肾阳虚、脾虚肝旺、气滞血瘀,应辨证论治施护,制定个体化中医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8.
湿热与痹病密不可分,二者是致使痹病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而痹病又往往伴随着湿热的症状,治疗痹病用燥湿清热、疏通经络类药物,常卓有成效。针对湿、热二邪为何善侵袭于关节,至今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从古今文献中挖掘其缘由,多角度剖析湿热流注关节的理论以及对痹病防治的意义,以期为临床医师探讨防治痹病提供更好的临床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