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85篇
  免费   3912篇
  国内免费   2279篇
耳鼻咽喉   820篇
儿科学   679篇
妇产科学   699篇
基础医学   3563篇
口腔科学   1222篇
临床医学   11585篇
内科学   5120篇
皮肤病学   1988篇
神经病学   1019篇
特种医学   28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8841篇
综合类   23984篇
预防医学   5109篇
眼科学   781篇
药学   9715篇
  136篇
中国医学   5916篇
肿瘤学   2641篇
  2024年   646篇
  2023年   2390篇
  2022年   1922篇
  2021年   2328篇
  2020年   2158篇
  2019年   2334篇
  2018年   1198篇
  2017年   1894篇
  2016年   2185篇
  2015年   2490篇
  2014年   4276篇
  2013年   4199篇
  2012年   5243篇
  2011年   5793篇
  2010年   5341篇
  2009年   5131篇
  2008年   5373篇
  2007年   4779篇
  2006年   4159篇
  2005年   3949篇
  2004年   3363篇
  2003年   3000篇
  2002年   2390篇
  2001年   2084篇
  2000年   1365篇
  1999年   1161篇
  1998年   976篇
  1997年   841篇
  1996年   768篇
  1995年   660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332篇
  1990年   308篇
  1989年   309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患者男,5 5岁。因“发现右上腹包块5年,疼痛30d”于2 0 0 2年12月2 4日入院。查体:腹平软,右肋下约10cm处可扪及一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于2 0 0 2年12月30日行右侧腹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腹壁有一约15cm×10cm×12cm大小灰红色肿物,累及腹膜浅层及肌层,部分区域与大网膜粘连,肿瘤未侵及皮下,压迫右肝前叶,余腹内脏器无异常。肿瘤质硬,边界尚清楚,肿物切面质脆,呈鱼肉状,中央部分坏死。病理检查:灰白灰红色组织1个,大小为15cm×10cm×8cm ,表面有一层纤维包膜,切面淡黄色,鱼肉状,部分区域呈黏液样,可见一8cm×6c…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FSP)中肌样/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的本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HE切片对124例DFSP进行筛选,对6例伴有肌样/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的DFSP病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其中2例加做电镜检测。结果 肌样/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多出现在纤维肉瘤型DFSP(FS-DFSP)中,表现为肿瘤周边部或肿瘤内散在性分布的深嗜伊红色小结节或短要束,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多无异型性,核分裂象也罕见,形态上似平滑肌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肌样区域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肌物质特异性肌动抗原,不表达CD34;电镜观察证实细胞含有质膜下微丝束、局灶性致密体及微胸饮囊泡样结构,与肌纤维母细胞相一致,结论 DFSP中的肌样/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可能是间质中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结果,并非代表了瘤细胞的真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  相似文献   
993.
Toll样受体(TLR)在介导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有重要作用,可以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DC).了解Toll样受体的免疫学基础、与DC之间的联系以及其在免疫耐受干预方面的作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其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其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特点。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实验技术分析INS、INS-R、IGF-I和IGF-IR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非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并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IGF-I和INS-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IGF-I和INS-R表达水平高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组增殖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IGF-IR和INS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可能与局部IGF-I和INS-R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95.
有的胆系疾患病人虽然经过一次手术暂时治愈,出院后由于许多原因,需再次手术或多次手术治疗。我们1985-2004年共行胆道疾患再手术39例,其中人多数因残余结石或结石复发,占再手术69%。本文就胆道疾患再手术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重组人乳头瘤病毒 6型 (humanpapillomavirustype 6 ,HPV 6 )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particle ,VLP)的免疫原性。方法 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制备的HPV 6L1VLP(L1 VLP)和HPV 6L1+L2VLP(L1+2 VLP)经鉴定后 ,用于免疫BALB/c小鼠 ,对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进行了检测。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L1 VLP和L1+2 VLP二者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为圆形颗粒 ,直径约 5 0nm ,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 ,L1+2 VLP中L1和L2蛋白摩尔比例为 4∶1。用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滴度 ,加佐剂L1 VLP免疫组和加佐剂L1+2 VLP免疫组血清针对HPV 6L1VLP的滴度在 1∶10 0 0 0以上 ,高于未加佐剂组免疫血清滴度 (1∶2 0 0 0 ) ,L1+2 VLP免疫诱导出了特异于L2抗原的抗体。血清抗体主要识别HPV 6构象依赖性抗原表位 ,与HPV 11抗原显示出一定的交叉反应 ,而与HPV 16无明显交叉反应。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经HPV 6L1VLP再激活后出现了特异性增殖反应 ,3H TdR掺入值与未免疫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L1 VLP和L1+2 VL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L1 VLP和L1+2 VLP免疫组刺激指数 (SI)分别为 6 .4和 6 .2 ,阴性对照组SI为 1.1。HPV 6L1VLP再刺激特异地诱导免疫组脾淋巴细胞IL 2和IL 10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初步建立并优化人类胃黏膜组织蛋白质组分析所需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提高其分辨率及重复性。方法刮取手术胃黏膜组织,对以固相pH梯度为第一向的双向凝胶电泳的关键因素与环节,如样品处理、上样量、电泳参数、凝胶浓度和SDS凝胶电泳染色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优化。以固相pH梯度——IPG胶条(pH=3—10)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以SDS均一胶(13%)的垂直电泳为第二向。结果成功地得到了胃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颅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内EHE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9岁,临床表现为左眼失明,肿瘤位于三脑室底,大小1.5 cm×1 cm×0.6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及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部分瘤细胞内含明显空泡,呈"印戒"状,内可见红细胞,间质胶原丰富,肿瘤局部侵犯周围脑组织。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CD34和vimentin均阳性;CKpan局灶阳性,S-100、EMA、PR、GFAP、CD68和TFE-3均阴性。结论颅内EHE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血管肿瘤,易误诊,应与转移癌、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及脊索样胶质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999.
PEX是大多数MMPs在羧基末端都含有的血红素结合蛋白样结构域,是多种物质的结合位点,它的突变对MMPs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它可通过MMPs的自身作用被降解下来,产生1分子质量为29Ku~32Ku的PEX片段.在各种人类胶质瘤,内皮,乳房和前列腺的癌细胞系的培养基中都可以检测到PEX片段.PEX片段是MMPs的内源性活化抑制剂,在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可以抑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000.
构建突变MyD88真核表达质粒(MyD88 DN),转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株A549,探讨其对绿脓杆菌及其分泌产物刺激IL-8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突变MyD88成功构建入pcDNA3.1/zeo真核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后,可降低绿脓杆菌培养上清或活菌刺激诱导的IL-8分泌.提示突变MyD88可阻断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上皮细胞IL-8释放,为呼吸道炎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