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29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109篇
  2篇
中国医学   156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明代医学大家张景岳擅用柴胡,创制诸柴胡饮、柴胡白虎煎、柴苓饮、柴芩煎、柴陈煎等名方。凡伤寒,温病,妇儿杂病,信手拈用,灵活变化。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邪实者可用,真虚者当酌其宜。虽引清气上升,然升中有散,中虚者不可散,虚热者不可寒,兼之性滑,善通大便,凡溏泄脾薄者,当慎用。热结不通者,用佐当归、黄芩,正所宜也。柴胡之性,三善泄善散,所以大能走汗、泄气,断非滋补之物。  相似文献   
82.
晨泄常以肾阳不足立论,以温肾固涩之法治疗,但临床诊疗不能以一法包罗一切,必须辩证论治,总结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晨泄一症可从肾、从脾、从肝三法论治,可以拓宽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3.
“五更泄”主要病机为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即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因运化失常而出现泄泻.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尤易发作.诸医家多以温肾助阳之“四神丸”治疗,但多不见显效.作者以补肺治疗五更泄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关键词:五更泄;四神丸;补肺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相似文献   
84.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可产生一系列的全身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不断加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1]。本研究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调补泄浊方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通过分析《伤寒论》厥阴病篇的条文,得出厥阴病的病机是寒热夹杂、上热下寒;厥阴病主方是乌梅丸;乌梅丸的组方配伍特点是:辛酸温为主,佐以苦甘,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刚柔共济,有收有发,攻补兼施,体用同调,和水火而顺阴阳。比较慢性肝病与厥阴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机,二者有相通之处,认为乌梅丸可以用于指导慢性肝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6.
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可降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治疗组血肌酐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7.
连花清瘟胶囊醇提部分浸膏的带式真空干燥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花清瘟胶囊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大黄等13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临床用于热毒袭肺所致的流行性感冒。处方中连翘、炙麻黄、大黄等4味药为醇提工艺,该提取液黏度大不能用喷雾干燥设备干燥,用恒温干燥箱干燥对麻黄碱鉴别和连翘苷含量有影响,而且干燥时间长(约7 d),不适合连续大生产。为了保证药物的最佳疗效并提高生产效率,作者通过连续真空干燥设备对醇提浸膏干燥工艺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的影响并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建立CRF大鼠模型,观察CRF大鼠使用肾衰泄浊颗粒前后肾功能及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将肾衰泄浊颗粒以最大浓度给小鼠灌胃,小鼠没有出现死亡,未测出LD50故测其最大耐受量。结果:肾衰泄浊颗粒能明显降低腺嘌呤所致CRF大鼠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能提高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肾衰泄浊颗粒给小鼠灌服的最大耐受量可达46.16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76.96倍。结论:肾衰泄浊颗粒是治疗CRF大鼠的有效药物,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9.
叶景华系上海市名中医,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叶师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诊左右,获益匪浅。现录叶老治疗急性肾衰竭案1则,并探讨其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0.
内关穴功能及临床应用揽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内关最早见于《灵枢.经脉》篇:“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内,指内面;关,指关口。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临床常用的要穴,现将内关穴的功能及其在近年的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归纳如下。1益气养心安神,疏通心脉镇痛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联系三焦,通于任脉,交会阴维,《难经.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故内关具益气养心、疏通心脉、镇静止痛的功效,擅治心脏血脉诸疾。1.1冠心病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甲乙经》曰:“实则心暴痛,虚则烦心,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刁利红[1]以内关为主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并与山海丹胶囊治疗30例作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针灸能明显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相关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王曼丽[2]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显效13例(占42.5%),好转17例(占53.1%),无效2例(占7.2%),总有效率为93%。黄洁等[3]电针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0例,并设对照组服用丹参滴丸治疗结果表明电针内关穴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型改变、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片用量等方面均优于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