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60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19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肝癌属中医学"肝积""癥积""黄疸"等范畴,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国名中医朴炳奎教授从阴阳虚实角度辨治原发性肝癌(PLC),结合审因论治,概括总结肝阴虚、肝阳虚、肝阴实、肝阳实四种分型,在总体把握循因论治、扶正培本的治疗原则基础上,强调分期、辨病论治.围手术期主张肝脾同治、调气为本,肝动脉栓塞化疗期主张行气散结、祛瘀生新,围靶向治疗期主张减毒增效、气血同治.辨病论治倡导中西医结合、中西医互参.在自拟主方的基础上,根据主要矛盾的不同,分别运用三脏同调、辅以通行,清热利湿、散结解毒,扶正为主、随症治之等治疗思路,改善ALT、AST、AFP、HBV-DNA等现代医学指标异常以及晚期并发症.其辨证思路创新、治则治法见解独到,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82.
芍药甘草附子汤是《伤寒论》中存在争议的方药之一,王叔和疑此方非张仲景方。芍药甘草附子汤所治病机为患者素体营血亏损,若以辛温发汗法解表,汗伤营血阳气。误汗后肝阴亏损、阴损及阳、肾阳虚衰,在肝营血不足,在肾阳气虚衰。芍药甘草附子汤中附子和白芍二药一阴一阳,附子温肾阳,白芍补肝阴,甘草甘平安中,取调和之意,附子、甘草辛甘化阳以益卫,阴阳两补,芍药甘草酸甘益阴、养营补虚,三药相合共奏扶阳益阴之效,其方证以症见恶寒伴有拘挛急迫为主。  相似文献   
983.
《内经》将便秘视作症状,未做专篇讨论,累见30多处。通过分析《内经》中有关便秘之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后等,认为《内经》关于便秘病机论证内容丰富,仅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胃失通降、脾不散津、肾气亏虚、肺病及肠、肝失疏泄、热盛伤津、瘀血内阻、湿热阻滞、阴寒凝滞等;药物治疗,以下法为主,兼顾标本;针灸治疗以针刺为主,较早提出针药结合理念;《内经》将大便正常与否视作气血通畅的标志,据此判断疾病的预后。《内经》中关于便秘辨治的学术观点,可为现代临床治疗便秘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84.
在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的《洞天奥旨》中,记载了疮疡病的阴毒证。陈士铎认为肝肾两脏之阴火耗血伤津,滞涩成肿,是阴毒疮疡发生的主要机制。陈士铎治疗阴毒的原则重在遏制阴火之势,辅以顾护胃气,方能化解阴毒。在临床实践中,陈士铎之遣方具有以人参、黄芪为主,大剂补中的特点;在用药中阐发金银花"纯补"的特点,将其作为治疗阴毒疮疡之要药。陈士铎在《洞天奥旨》中关于疮疡阴毒证的论述,对于当代外科、皮肤科等相关领域的中医治疗均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85.
论开通玄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府作为遍布机体内外的一种结构,支持着机体的气液流通、血气渗灌和神机运转.玄府阻滞是中医学的最基本病机,玄府一旦发生病变,"气液昧之",诸症丛生.开通玄府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治疗原则.从微观的角度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与病机演变,灵活把握与运用开通玄府方法,特别是开通玄府的九种治疗方法,将丰富中医疾病发生学与治疗学,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86.
[目的] 对治则“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进行内涵梳理及阐发,总结临床运用之法。[方法] 收集并梳理风和血的关系,以及前人对此治则的理解及应用,通过分析探讨内涵外延,归纳总结风证的核心病机,得出相应的治血之法,并列举验案一则作为佐证。[结果] 诸代医家认为,津血亏虚会导致外风内侵和内风丛生,在治疗中对血的病机认识主要是血虚、血瘀和血热。笔者首分虚实,指出风证的病机主要分为邪风和阴血阴液不足,强调阴液不足的三个层次,分别为相对津血不足、绝对血虚、绝对精血亏虚;并提出治血三层次:治标兼以益津血、养血兼以健脾胃、填精补肝肾。所举医案中患者痛风发作,伴皮肤皲裂,为湿热熏蒸,耗伤津血,治以清利湿热、益津润燥。[结论] 临床认识风证可从邪风和阴血阴液两方面病机进行考量,并根据阴液不足的程度,合理运用“治血三层次”进行治疗,该思路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987.
《光明中医》2021,36(3)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高,病程缠绵且病情易反复。因此对其证治的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现代医学以四联疗法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不足。中医治疗胃溃疡有其优势和特色,古今医家多以健脾益胃、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清解郁热等法治疗。本文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验案举隅、讨论与展望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其证治规律,为临床治疗胃溃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8.
杨国英 《右江医学》2001,29(6):473-473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临床中常见疾病。由于起病急骤 ,病情重 ,如不及时诊治易致胰腺坏死而导致死亡 ,所以也是内科常见急诊之一。胆源性胰腺炎在我国多见 ,为提高其治愈率 ,近几年来我院对较重病例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 5 氟脲嘧啶 (5 FU)和酚妥拉明 ,疗效大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2例 ,女 18例。 2 0~ 40岁19例 ,41~ 6 0岁 11例。胆囊炎 8例 ,胆石症 16例 ,胆道蛔虫症 6例。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水肿型者有剧烈的右上腹、左上腹和中上腹疼痛 ,压痛明显 ,伴有恶心呕吐或黄疸等 ,坏死型者伴有休克、腹…  相似文献   
989.
不同治法对大鼠肝癌相关基因转录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探讨中医不同治法调节大鼠肝癌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以DEN诱发的大鼠肝癌为模型,18W后将其分为模型(B)组、西药(C)组及中药全方(D1)组、清热(D2)组、活血(D3)组、健脾(D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疗程6W,另取10只未造模鼠为正常对照(A)组。之后,处死动物,采用异硫氰酸胍-苯酚-氯仿一步法抽提肝组织总RNA,DD-PCR及放射自显影技术分离A组肝组织与B组肝癌组织中差异显示的基因片段,以此片段为探针,分别与各组肝组织总RNA进行Northern blot印迹杂交,比较其间的差异,同时将筛选出的阳性cDNA自然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从正常肝组织与模型组肝癌组织中分离出32个差异显的基因片段;Northern blot印迹杂交表明其中9个基因片段在各组之间转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来源于正常肝组织中的DD22为新基因,来源于肝癌组织中的基因有5个为已知基因,3个为新基因。提示不同治法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相关基因转录的调节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990.
中西医结合及心理治疗神经症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症是综合性医院门诊内科,尤其是神经科(神经精神科)常见疾病之一,既往临床上满足于“神经症、神经衰弱”的诊断及处理,是肤浅的乃至是不合适的。本文基于24例神经症前瞻性观察,阐述神经症的西医分型诊断,综合予以现代药物、心理治疗和中医、传统文化观(主要是老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