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薏苡仁麸炒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治疗脾虚水湿不化药效之间的相关性,为明确薏苡仁麸炒前后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HPLC法建立麸炒前后薏苡仁指纹图谱;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比较其麸炒前后的药效作用;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5批生品及其麸炒品进行谱效关系分析,分别找出关联度较大的化学成分,并比较麸炒前后谱-效关系差异。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指认9个共有峰。与模型组比较,生品与麸炒品均有显著性差异;与生品组比较,麸炒薏苡仁各药效指标明显高于生品。麸炒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GAS、MTL、SS、体质量、胸腺指数以及脾指数的关联度明显高于生品;生品中9种共有成分与VIP的关联度明显高于麸炒品。结论薏苡仁治疗脾虚水湿不化的药效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结果,麸炒后药效明显高于麸炒前。  相似文献   
62.
李宁 《环球中医药》2014,(10):790-792
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可产生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这四种异名而同类,在《金匮要略》中与之相关的疾病有痰饮病、水气病、湿病、咳嗽上气病等,水与血亦可以相互影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很多治疗原则和方法,不仅重视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的治标方法,而且非常重视调理脏腑功能的治本方法,体现了标本兼顾的原则。总结学习张仲景的治疗思路,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3.
顾左宁  高坤  仲昱  许陵冬  孙伟 《中医杂志》2011,52(1):42-44,53
目的观察保元通络方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3例(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保元通络方,连续观察8周,每4周收集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四诊信息等指标,并进行中医危险因素及生存情况分析。结果水湿、湿热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治疗组第4、8周时证候积分减少、TC升高、血HCY下降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第8周时ALB水平上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第8周与第4周时相比Hb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患者TG、Hs-CRP8周内均无明显变化。研究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生存率治疗组为45.45%,对照组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通络方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血浆ALB、Hb,降低HCY水平及心血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4.
经前浮肿或经行浮肿乃女子在月经将要来潮或经行之时出现目胞、下肢浮肿,经净后浮肿逐渐自行消退。一、发病原因古医籍云,胀者气也,肿者水也。盖肺主气而为水之上源,能宣化津液,通调水道。若肺气失宣,则皮毛开合失常,汗液不能外泄;若肺气不降,则水道通调无能,水气下行受阻,形成内壅外闭。三焦不能完成"决渎"的作用,则水邪泛滥于肌肤而浮肿。肾为元阴元阳之所,是主水之脏,与膀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茯苓对脾虚水湿内停大鼠健脾利水的药效物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优化后的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法,造成动物脾虚模型,进而腹腔水负荷生理盐水建立脾虚水湿内停模型。以肛温、体重、表观指标及尿液中D-木糖排出量作为大鼠脾虚造模期的评价指标。以粪便含水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通道蛋白1、胃泌素(GAS)及腹腔水负荷造成水湿內停后的大鼠体重下降率及尿量等指标,阐明茯苓健脾利水的有效组分。结果:造模期间,大鼠体重下降,而肛温无变化,故表明动物已造成脾虚。经筛选后确定茯苓对脾虚水湿内停大鼠健脾利水作用的最低有效剂量为7.5 g/kg。茯苓水煎液、乙酸乙酯组分和多糖组分能显著提高脾虚后大鼠体重。除醇洗组分外茯苓其他拆分组分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白蛋白水平。多糖组分能降低肾髓中水通道蛋白1的水平。茯苓乙酸乙酯组分和多糖组分能有效提高血清胃泌素水平。茯苓乙酸乙酯组分能有效提高大鼠水负荷后体重下降率,且增加尿量。结论:茯苓对脾虚水湿内停动物利水作用主要通过其利尿作用来实现。茯苓乙酸乙酯组分、石油醚组分及多糖组分应为其健脾的物质基础,乙酸乙酯组分也为其利尿的物质基础。因此,以三萜类为主要成分的乙酸乙酯组分和茯苓多糖可能为其“甘”味物质基础,乙酸乙酯组分可能也为其淡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6.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以肾功能快速恶化及代谢废物蓄积为特征的严重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水、湿、瘀、毒"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应用活血利水法清除互结之水湿、瘀血、浊毒是中医治疗AKI的重要原则.水通道蛋白(AQPs)是肾脏水液代谢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同时也深度参与了 AKI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与AKI的预后密切...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以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胃肠激素水平及动力学指标的改变为切入点,探寻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低蛋白饲料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研究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模型大鼠体质量、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血清淀粉酶(AMY)、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和尿D-木糖排泄率、水负荷指数的影响。结果 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黄芪粗多糖组大鼠体质量、血清Gas、MTL、AMY水平、尿D-木糖排泄率明显升高(P<0.05),水负荷指数明显降低(P<0.05);黄芪多糖组分Ⅰ组大鼠体质量、血清AMY、MTL水平、尿D-木糖排泄率明显升高(P<0.05),胃排空率显著升高(P<0.01),水负荷指数明显降低(P<0.05);黄芪多糖组分Ⅱ组大鼠体质量、血清Gas、AMY水平、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黄芪多糖不同组分能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胃肠功能,其作用机理与改善机体胃肠激素水平及胃动力学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本实验采用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玄参在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利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寻找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此探寻其相关代谢通路。方法:研究采用高脂饲料饮食诱导的方式对大鼠进行造模并对血清蛋白、胃泌素、胃排空率及水负荷等利水相关药效学指标进行检测,应用UPLC-Q-TOF-MS技术对空白组、模型组与玄参组大鼠血清进行分析,探求其潜在的关键性生物标志物及对应的相关性代谢通路。结果:玄参可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相关的药效学指标,同时寻找出与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及给予玄参干预后具有共同差异的生物标志物29个,涉及13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应用相关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影响最为广泛的4条代谢通路可能是原发性胆汁酸生物合成、鞘脂类代谢、叶酸合成及甘油磷脂代谢。结论:故推测玄参对脾虚水湿不化状态下血清代谢产物具有调节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对玄参利水功效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撷取1则临床验案,动态分析水湿困脾型鼓胀的治疗过程。治疗中围绕水湿困脾的病机,采用益气健脾、利水渗湿为基本治法,方用五苓散加味。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变化,尤其是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切脾手术后,以五苓散加味辨证施治,灵活遣药。应对患者病情进展变化,分析临床思维变化的过程,益气健脾、利水渗湿贯穿治疗始终;当患者出现吐血,适当给予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的药物;脾切除术后,患者气血亏虚,更加注重在健脾益气补血的基础上进行利水渗湿。《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诊治应重视培土制水理论,以健脾利湿为核心治法,疏调脾胃升降气机,恢复脾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如此则水湿易去,病情有向愈之机。  相似文献   
70.
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列在前位。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大肠癌对我国居民的威胁越来越大。中医中药治疗大肠癌,各医家立论不一。笔者结合二十多年肿瘤临床工作发现,脾胃气虚是大肠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水湿中阻是大肠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在实际的诊疗工作中,针对以上病机病因,主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参苓白术散为宋代名方,其组方精炼,配伍得当;功效为健脾胃,渗水湿,补肺气,可以有效阻止大肠癌脾虚湿阻在体内的演变机制,使肌体重归平衡;其加减应用治疗大肠癌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