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治疗阳不化气、水湿内停经典方剂。现代广泛应用于小便异常、肾炎、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睾丸鞘膜积液等肾系疾病治疗,或辨证加减,或联合西药,或联合现代碎石仪器等,均取得良好疗效。未来有望结合现代科技,从有效成分入手,解析五苓散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2.
黄文政教授认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运、肾失开阖,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发为水肿,善用经方治疗,以真武汤加减辨证治疗水肿(阴水),温补肾阳为主,临证注重药物比例及配伍,配合养阴、化气利水、活血通络等行气活血,通利水湿,水肿自除。黄师运用真武汤不拘原文,究其本质,临床表现结合既往病史,其本于肾阳虚弱,其标在水湿内聚,兼有阴虚血瘀,化裁真武汤,温肾阳治其本,配合养阴、化气利水、活血通络等药物,使气行则无滞,血活则无瘀,以达通利水湿,温肾利水,益气活血养阴之效。  相似文献   
33.
"去宛陈莝"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是治疗水肿病的重要治则。探讨"去宛陈莝"的理论内涵,结合慢性肾衰竭"水湿""浊毒""瘀血"内盛的病机特点,活用"去宛陈莝"理论治疗,以利水渗湿、降浊排毒、活血逐瘀为大法,辅以清热、通腑、益气、温阳,以祛除体内淤积的瘀血、水湿、湿热、浊毒等邪气,使气血津液畅通,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4.
摘要: “湿胜则濡泻” 出自《黄帝内经》,其不仅是对泄泻病机的阐释,也是指导中医临床治疗泄泻的重要原则之一。“濡 泻”病机既可源于外湿侵袭,又可来自内湿停聚,内湿与外湿合而为患,内伤脾阳,脾阳不振,而成泄泻。基于“湿胜则 濡泻”脾阳不振、水湿停聚的病机,其治则当温运脾阳。现代中医临床实践及相关机制研究表明,温运脾阳治则与现代医 学之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苓桂术甘汤、附子理中汤等温阳健脾以缓解“濡泻”的机制与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通过升阳除湿以缓解“濡泻”的机制与改善炎症状态下的线粒体损伤有关;小建中汤、理中汤 等通过运脾以缓解“濡泻”的机制与改善线粒体氧化损伤有关。“湿胜则濡泻”的病机内涵及其温运脾阳治则的现代机制探 索将为湿邪的病因病机、湿证的证候研究提供借鉴,并可对居于岭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潮湿气候环境下及在现代社会不 良膳食结构复合影响下的泄泻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36.
37.
目的:通过生物电阻抗法(BIA)与传统指标评价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水湿内停模型的成模标准。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组大鼠给予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采用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法制备大鼠脾虚水湿内停模型14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烘干法检测大鼠粪便含水率,称量法检测水负荷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尿D-木糖排出量,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髓水通道蛋白1(AQP1)含量,同时运用实验动物体组成测定分析仪检测总含水率(TBW),细胞外含水率(ECF),细胞内含水率(ICF),脂肪量(FM),除脂肪量(FFM)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等生物电阻抗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逐渐消瘦,偶尔稀便,肛温基本不变,体质量,D-木糖排泄量,水负荷指数,TP和Alb含量显著降低(P 0. 01),粪便含水率和肾髓AQ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 TBW,ECF和FFM升高,ICF,FM和BMI显著降低(P 0. 01)。结论:饮食不节结合劳倦过度的复合因素诱导脾虚水湿内停模型大鼠会出现体脂率降低和胃肠水液代谢功能的减退,生物电阻抗法可以更直观全面的反映成模情况。  相似文献   
38.
[主要目的]分析肝硬化代偿期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资料来源]选取南通市中医院肝病科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肝硬化门诊及住院患者病历。对照组来自于同期南通市中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临床观察,资料完整。2研究对象:符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分为肝气郁结、水湿内阻、湿热蕴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共六型。3评价指标:年龄、性别、HA、PCⅢ、LN、中医证型。排除1合并与肝外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等。2半年内未接受过抗肝纤维化或抗病毒治疗。3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代谢、内分泌及血液系统疾病。共69例门诊及住院病历。[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编制肝炎后肝硬化临床信息调查表记录患者临床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病因、四诊结果、生物学指标(肝功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蛋白)。患者入院或首次门诊即问卷调查。症状选项由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自行填写;体征、舌苔、脉象由研究人员记录;结合传统诊断分析,辨证分型。采用SPSS22.0软件包统计分析。连续性定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SNK检验组间两两比较;分类资料计数和构成比描述,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中医各证型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A、PCⅢ、LN三项指标均在肝气郁结证中最低,在瘀血阻络证中最高,在其他证型间升高规律如下:HA为肝气郁结组湿热内蕴组脾虚湿盛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瘀血阻络组,PCⅢ为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瘀血阻络组,LN为肝气郁结组湿热内蕴组脾虚湿盛组脾肾阳虚组肝肾阴虚组瘀血阻络组。各证型间差异较明显。肝气郁结肝纤维化程度较轻,瘀血阻络肝纤维化程度重,随着病情的发展,证型逐渐向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转化,最终发展为瘀血阻络。提示瘀血与肝纤维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瘀血可能为肝纤维化的主要病理基础。[未来展望]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肝纤维化的进程,为临床治疗早期肝硬化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9.
钱国民 《河南中医》2011,31(11):1249-124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确诊病例采用基本方并随症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1月为1疗程,一般连服2-3月;外用方采用大承气汤和十枣汤加减敷脐,每日更换一次药物,连用7-10 d,西药采用螺内脂20-40 mg,每天3次,呋塞米20 mg,每天1-2次。结果:基本痊愈10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0.
《自我保健》2013,(8):73-73
专家认为,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睡好觉可让身体更轻盈。因为夏季昼长夜短,更应该有充足的夜间睡眠。适当的午睡可以弥补夜间的睡眠不足,让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得到放松与休息。另外,吃太多盐必导致更多的水摄入。虽然科普文章里常提醒夏季要多补充淡盐开水或含盐饮料,这种提示是没错的,但主要是针对夏日从事剧烈运动、体力劳动的人,对很少出汗的白领们来说则未必合适。因为摄入体内的盐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当摄入的食盐太多或肾脏有病变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