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二亚水杨基-1,2-丙二胶铜配合物给小鼠灌胃,用量为400mg/kg时,对小鼠蛋清性足趾肿胀,小鼠耳壳二甲苯致肿及由冰醋酸引起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量为300mg/kg时,对大鼠甲醛性足趾肿胀及棉球肉芽组织增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水杨酸软膏是皮肤科常用药,其作用为软化角质、抑制霉菌、止痒,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浅部霉菌病、牛皮癣及鱼鳞癣等.水杨酸软膏因以凡士林为基质,其生物利用度较低,加之使用中易污染衣物.近年来有将油膏剂改为乳膏剂的文献报道,乳膏的制备工艺都是采用以水杨酸细粉的形式加入乳膏基质中,但在研制水杨酸乳膏的实践中发现,制得的乳膏涂抹在皮肤上或多或少都有颗粒感,这可能直接影响到药效的发挥.2006年尝试挑选适当的溶剂,筛选稳定性较好处方,将溶解后的水杨酸加入到乳膏基质中,制得的水杨酸乳膏膏体均匀、细腻、光滑且稳定性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水杨梅根多酚化合物的主要组成成分。方法:对水杨梅根水提液进行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硅胶柱层柱结合薄层定性鉴别,将分离的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结构。结果:分离纯化得到2个成分,均为儿茶素类化合物。结论:水杨梅根多酚化合物主要由儿茶素类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报道了以N,N'-二(5-硝基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镍(Ⅱ)配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碘离子电极.方法 采用电位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结果 该电极对碘离子呈现出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为I->>ClO4->SCN->Br->NO2->NO3->Cl->SO4 2-,电极响应斜率为57.5 mv/pI,线性范围为1.0×10-1~7.0×10-6mol/L,检测下限为5.0×10mol/L.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载体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关系.结论 电极用于食盐的碘含量分析,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
26.
解热药物在儿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热可加重肺炎、心力衰竭患儿的机体耗氧量和心输出量,加重病情.选择安全、快速、有效的药物进行退热治疗,对于上述患儿非常必要.儿科临床解热药的应用,必须根据患儿年龄、病情、个体差异、对药物的依从性等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治疗药物及其治疗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疗效,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7.
28.
在酸性介质下,钨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及漠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铰(CTMAB)形成三元络合体-紫红色络合物。用此方法标难曲线五次测定结果γ为0.9992-0.9995;取高、中、低三个水样浓度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100%-102%;检出限为0.0224mg·L-1;稳定性试验也符合要求。试剂与操作均较简单,是水相介质中分光光度法测定钨较成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9.
Gu XJ  Li YB  Mu J  Zhang Y 《药学学报》2011,46(5):561-563
为研究夏枯草花穗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不同的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得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酚苷类化合物,结构为龙胆酸5-O-β-D-(6'-水杨酰基)-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30.
微乳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氨酚曲麻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微乳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氨酚曲麻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水杨酰胺、盐酸伪麻黄碱、盐酸曲普利啶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通过考察微乳流动相体系中表面活性剂SDS的浓度、油相的种类和浓度、流动相的pH值及β-环糊精的浓度对分离选择性的影响,得到最佳微乳体系的组成,即:质量分数3.0%SDS-质量分数6.0%正丁醇-质量分数0.6%正辛烷-体积分数0.3%三乙胺-10 mmol.L-1β-环糊精-质量分数90%水(磷酸调节pH值至5.0)。色谱条件为Venusil ASB C18柱(4.6 mm×150 mm,5μm),柱温35℃,流速0.7 mL.min-1,分段变波长0~8.0 min 280 nm、8.1~15.0 min 257 nm、15.1 min 233 nm。结果氨酚曲麻片中5种成分在2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5种成分在理论浓度的20%~180%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0,平均回收率98.4%~101.5%。结论微乳液相色谱法比HPLC更经济、简单、快速,可应用于氨酚曲麻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