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4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67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3074篇
预防医学   488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53篇
  8篇
中国医学   1231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467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330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939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1051篇
  2011年   1099篇
  2010年   953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939篇
  2007年   725篇
  2006年   726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730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71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91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秦有学  张富会 《陕西中医》1995,16(7):320-320
采用眼针取上焦、肝、胆、脾、胃5穴区中2~3个穴,及电针透刺与中药牵正散化裁治疗周围性面瘫35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有调补正气、祛风通络作用。  相似文献   
93.
陈伟 《浙江中医杂志》1995,30(7):309-309
太冲穴的临床应用422923湖南省新邵县铁炉冲煤矿医务室陈伟太冲属足厥阴肝经,系肝经之俞穴与原穴,位于足背部第一趾间隙后方凹陷处,能舒肝理气、通络活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首先用治肿满、行步艰难、手足转筋等肝经所过部位的疾患,以后又发现该穴对少阳证、...  相似文献   
94.
针刺迎香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迎香治疗快速心律失常68例疗效观察马玉琛,隋速成,刘安才(解放军252医院,河北保定071000)主题词心律失常/针灸疗法,心动过速.室上性/针灸疗法,心房纤颤/针灸疗法,穴.迎香1993年~1994年,我们在急诊病人中采用心电监护为主要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95.
本文拟从肺俞穴与脊髓、交感干的联系入手,探讨体表穴位与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关系,对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6.
太冲穴临床运用举隅南京市建邺医院(210004)胡倩关键词太冲穴针刺面瘫呃逆偏头痛太冲穴为肝经之原穴,足厥阴经所注为“输”,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在拇长伸肌腱的外缘,具有“平肝、理血、通络”之效。根据“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肝经诸...  相似文献   
97.
98.
99.
闫小宁  田庆  张建荣 《陕西中医》2006,27(11):1409-1410
目的:观察体针联合康体多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体针针刺(双合谷、曲池、三阴交等)联合静滴康体多注射液,对照组单纯采用静滴康体多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8.9%,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具有活血通经功效,可使肥厚苔藓化的皮损逐步变得光滑有弹性。  相似文献   
100.
特定穴在脏腑病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定穴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腧穴,只有根据特定穴的功能、特性选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脏病应选原穴和俞穴,治疗腑病当取募穴和下合穴。原络相配、俞募并用,也是治疗脏腑病证常用的配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