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16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376篇
预防医学   262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AIM: The healthy ranges for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levels are less well studi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ULN) for serum ALT levels, and to asses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rum ALT activity in apparently healthy blood donors. METHODS: A total of 1,939 blood donors were included. ALT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for all cases using the same laboratory method. Healthy ranges for ALT levels were computed from the population at the lowest risk for liver disease.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associations between clinical factors and ALT levels. RESULTS: Serum ALT activity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male gender, but not associated with age. Association of ALT with BMI was more prominent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 Upper limit of normal for non-overweight women (BMI of less than 25) was 34 U/L, and for non-overweight men was 40 U/L. CONCLUSION: Serum ALT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sex and BMI. The normal range of ALT should be defined for male and female separately.  相似文献   
52.
目的:应用引进的德国仪器及新技术探讨并建立健康成人错误相关负电位(ERN)的正常值。方法:应用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的ERP记录与分析系统,对50例21~55岁健康成人右利手受试者,作了ERN检测。结果:(1)32个头皮记录点皆在约100~150ms处出现了一个负波,健康成人ERN波形较稳定。(2)在Cz、Fz、Pz、C3、C4 5个脑区,建立了健康成人ERN潜伏期和波幅均值。(3)左右侧比较及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成人ERN较稳定和可靠。ERN可作为一个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的ERP而用于神经精神科临床。  相似文献   
53.
McNamara分析法是美国McNamara于1983年首先提出,该分析法综合了Ricketts和Harvold测量方法的内容,包括上下牙齿、牙与颌骨、颌骨与颅骨之间以线距为主的测量项目,能直观的反应颅面水平和垂直向的变化,比角度测量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朝鲜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对佳木斯地区朝鲜族65名正常黯青少年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建立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54.
颈动脉中层增厚(IMT)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之一,亦将预示有罹发心血管事件的高危风险。然而既往关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指标IMT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者的IMT正常值范围均待清楚,现就此进行大样本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5.
近日,在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上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杨云生教授向与会者发表了题为《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的演讲。对于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诊断,目前多应用罗马Ⅲ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FGID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在东西方之间、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不完全一致,在性别、年龄构成、重叠症状、检测正常值范围、医生对诊断标准的理解和诊治流程  相似文献   
56.
吴国荣  陈昱宇  卢胜男 《肝脏》2012,17(1):32-36
长期以来,ALT是提示肝功能异常的主要血清学指标.众所周知,HBV感染和饮酒是ALT升高的原因.近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ALT升高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1-2].由于造成ALT升高的3个主要因素有群体差异,在单项研究中论及所有这3个因素鲜见报道[3].虽然ALT应用广泛,其理想临界值仍有争议.为了排除非特异性肝炎,血液中心设定该临界值为1.5倍正常值上限,《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设定为80 IU或2倍正常值上限.需要进一步证实这些临界值的可靠性,以区分由病毒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还是非特异性肝炎.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告了63例正常成人四肢8条神经的CSEP正常值,分析了有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分析CSEP的可靠指标是上肢P_1及下肢N_1的峰潜时值。不同身高、年龄的CSEP正常值有显著性差异,但性别间差异不大。四肢各条神经间的CSEP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应独立分析,胫后神经较腓总神经恒定,较宜于脊髓手术监护。  相似文献   
58.
应用Kin-Com等速装置,对60名正常青壮年髋关节各功能动作进行测定。在60°/s角速度下进行了髋关节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向心收缩、离心收缩交互的最大努力收缩,初步建立90%可信限下限的正常值。结果表明:峰值/均值在1.1~1.9之间,大小与相应肌群的活动水平,肌纤维类型、排列、走向、运动单位的募集有关。向心收缩的峰值/均值因收缩交互形式和收据前负荷而显著大于离心收缩的峰值/均值。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因收缩机制不同均<100%,肢体间及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其大小改变可能对评估关节稳定性、预测运动损伤有意义。拮抗肌比值因测试仪器、体位、固定状态、收缩交互形式等原因而偏高,其性别间的差异可能由运动水平、身体素质造成。拮抗肌比值失衡可预示弱侧损伤。男性屈曲的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及伸展的离心收缩、左右侧同名肌群力矩缺失百分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小脑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水平,获得小脑葡萄糖代谢正常值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4年5月期间,患有非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风险较低的74例年轻患者的脑PET扫描图像,以小脑各感兴趣区(左右小脑皮质、蚓部、左右绒球)和大脑尾状核的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的比值作为小脑葡萄糖代谢水平的相对定量参数,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正常值范围。结果以各组数据的95%可信区间为正常值范围,得到小脑半球皮质与尾状核比值的正常下限为0.40,蚓部与尾状核比值的正常下限为0.56,绒球与尾状核比值的正常下限为0.33。结论通过对正常脑的葡萄糖代谢研究,获得了小脑与大脑尾状核葡萄糖代谢比值的正常范围,为将来的后循环缺血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和分析我国农村非镉污染区非镉职业暴露人群尿镉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在非环境镉污染区随机选择各性别及各个年龄段的非镉职业暴露人群2548人(男性1290人,女性1258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采集随机尿样,检测尿镉及尿肌酐(Cr)含量,剔除尿肌酐浓度0.3 g/L以及3 g/L的调查对象,分析尿镉的影响因素,按第95百分位数计算人群经肌酐校正后的尿镉正常值范围。结果尿镉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经统计学分析,30岁以上人群的尿镉显著高于30岁以下人群,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吸烟者显著高于非吸烟者(P0.01)。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吸烟、年龄和性别仍对尿镉水平有显著性影响(P0.01),回归方程为尿镉(肌酐校正)=0.854+0.325×吸烟+0.111×年龄段-0.305×性别(F=367.69,P0.01)。但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0.0350,即尿镉的变异中可用性别、年龄和吸烟来解释的百分比只有3.50%。分性别和是否吸烟,按照30岁和≥30岁两个年龄段分析人群的尿镉上限值,≥30岁女性吸烟者的95%上限值(13.47μg/g Cr)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的上限值(6μg/g Cr);≥30岁男性吸烟者和≥30岁女性的95%尿镉上限值均超出了我国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 17—2002)中的尿镉限值(5μg/g Cr)。结论非环境镉污染区非镉职业暴露人群尿镉背景值6μg/g Cr,但是对于30岁以上吸烟女性的尿镉限值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