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大剂量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分析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创建癌痛规范化病房治疗期间应用大剂量奥施康定(日剂量≥150mg)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应用奥施康定期间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镇痛起效时间18~60 (39±21)分钟。镇痛平均时间(9.1±1.2)天。镇痛总显效率89.9%。未见呼吸抑制、认知障碍、严重脏器损伤等不良反应。 结论:大剂量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补液、纠正离子紊乱、镇痛(美施康定)等对症治疗。治疗组36例复方苦参注射液30mL/d+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止痛疗效、卡氏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8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2例,好转率77.78%。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8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2例,好转率53.33%。卡氏评分治疗组改善27例,稳定5例,降低4例;对照组改善14例,稳定11例,降低5例。临床疗效、KPS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3.
韩萌  王腾飞  单连海  陈琳  黄帅  周先礼 《中草药》2022,53(12):3587-3594
目的 对拟康定乌头Aconitum rockii和林地乌头A. nemorum中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对其总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HR-ESI-MS、IR、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拟康定乌头中共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α,6α,8β,16β,18-pentamethoxy-14α-benzoyloxy-N-ethylaconitane(1)、工布乌碱(2)、大渡乌碱(3)、膝乌宁碱甲(4)、滇乌碱(5)和黄乌生(6);从林地乌头中共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塔拉萨敏(7)、14-乙酰塔拉萨敏(8)、卡马考宁(9)、16-epipyroaconine(10)、乌头碱(11)、3-脱氧乌头碱(12)、牛扁碱(13)、甲基牛扁碱(14)、德尔色明甲(15)、德尔色明乙(16)。结论 化合物1是新的乌头碱型C19-二萜生物碱,命名为拟康定乌碱甲;化合物2~6为首次从拟康定乌头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6为首次从林地乌头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4.
糖尿病性神经痛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50%以上[1],随年龄增加和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增高,而且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2].糖尿病性神经痛的发病原因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及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异常、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自由基增多和自身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3],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5.
一般癌症病人约30%有不同程度疼痛,晚期癌症病人约60%~90%有疼痛,而50%左右为剧烈疼痛。对晚期癌症病人给予有效的止痛治疗,是WHO关于癌症综合规划的四项重点之一。我院使用美施康定对40例具有中重度疼痛的病人进行止痛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经病理证实,平均年龄57岁,男28例,女12例。肺癌21例,肝癌8例,胃癌5例,直肠癌4例,鼻咽癌2例。全部病例均长期应  相似文献   
86.
刘小玲 《护理学杂志》2001,16(12):722-723
人工流产术通常是在无镇痛措施下进行 ,易出现人流综合征 ,受术者因疼痛而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胸闷甚至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症状[1] 。为减轻受术者的痛苦 ,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我们于 2 0 0 0年 1~ 1 0月对需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 5 0例试用美施康定 (硫酸吗啡控释片 )术前口服 ,镇痛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行人工流产术孕妇 1 5 0例 ,年龄 1 9~ 3 9岁。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5 0例 ,三组年龄、孕次、妊娠天数、剖宫产史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  相似文献   
87.
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控制癌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直肠给药对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疗效。方法:中度疼痛起始剂量每次10mg,重度疼痛起始剂量每次30mg,每12小时塞肛门一次,在用药过程中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结果: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有效率和显著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7.4%。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便秘和嗜睡。结论:对不能口服美施康定的肿瘤患者,直肠给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88.
芬太尼透皮贴滴定治疗37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比较单用芬太尼透皮贴进行剂量滴定和先用美施康定进行剂量滴定后用芬太尼透皮贴自身对照进行晚期癌症疼痛治疗的方法比较。37例患者随机进入单用芬太尼透皮贴组23例(A组),及先用美施康定滴定剂量,后用芬太尼透皮贴组14例(B组)。所有患者为晚期癌症伴有重要疼痛。评价方法采用划线法,如达到75%以上的疼痛减轻为剂量滴定的终点。所有患者观察至少15天以上。结果:A组患者的最终滴定平均剂量为芬太尼透皮贴50μg/h(1.2mg/d),A组患者中需要剂量调整者为8例(35%)。B组患者先用美施康定最终滴定平均剂量为159mg/d,最终滴定平均剂量为62μg/h(1.45mg/d),相当于缓释吗啡和芬太尼透皮贴量比为109:1。A组和B组芬太尼透皮贴最终滴定剂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剂量调整的频数相同。A组和B组间控制疼痛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B组中美施康定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芬太尼透皮贴组。结论:作者认为直接使用芬太尼透皮贴进行剂量滴定治疗晚期癌症疼痛,优于采用缓释吗啡进行剂量滴定后换算成芬太尼透皮贴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9.
于正山  王雷 《中国药业》2001,10(1):37-38
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治疗晚期中、重度疼痛的癌症患62例,起始量30mg,每日2次,3天后根据疗效调整用量,平均用药68.3天。结果每日60mg剂量时止痛有效率为79.0%,90mg时有效率为91.9%,120mg时有效率达98.4%;副作用有恶心(8.1%),便秘(8.1%),排尿困难(6.5%)。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美施康定对重度癌痛的治疗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 对310例重度癌痛患美施康定初始剂量为:30mg,q12h。若口服2d镇痛效果不满意,美施康定改为:60mg,q12h,剂量每次递增60mg。结果 310例患中240例得到明显或完全缓解。65例需同时加用非吗啡类镇痛药物才达到明显缓解。3例抿绝继续增加美施康定剂量,未取得明显缓解,2例因副反应和经济原因停用美施康定,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常见,未见有呼吸抑制发生,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美施康定能有效控制重度癌痛,且无严重毒副反应。当为重度癌痛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