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56篇
  免费   2638篇
  国内免费   978篇
耳鼻咽喉   139篇
儿科学   368篇
妇产科学   133篇
基础医学   1373篇
口腔科学   498篇
临床医学   7575篇
内科学   3848篇
皮肤病学   1673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9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686篇
综合类   11878篇
预防医学   8728篇
眼科学   247篇
药学   8290篇
  55篇
中国医学   3466篇
肿瘤学   259篇
  2024年   353篇
  2023年   1270篇
  2022年   1127篇
  2021年   1439篇
  2020年   1343篇
  2019年   1470篇
  2018年   804篇
  2017年   1210篇
  2016年   1433篇
  2015年   1607篇
  2014年   2440篇
  2013年   2330篇
  2012年   3051篇
  2011年   3107篇
  2010年   2752篇
  2009年   2542篇
  2008年   3050篇
  2007年   2735篇
  2006年   2391篇
  2005年   2492篇
  2004年   2055篇
  2003年   1710篇
  2002年   1402篇
  2001年   1288篇
  2000年   897篇
  1999年   755篇
  1998年   628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569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286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307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305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01.
几种常用金属对大肠埃希菌杀灭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悬液定量浸泡杀菌试验和电镜技术,在实验室进行了常用金属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观察。结果,将不同金属置于含菌悬液内浸泡作用不同时间,金属铜对大肠埃希菌作用 30min,平均杀灭率为 97%;金属银和金作用 30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 35. 6%和 30. 3%;不锈钢,金属铝、铁和锡等对细菌作用很弱。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金属铜作用 30min的大肠埃希菌,其细胞壁出现凹凸不平,局部细胞膜有分离现象,细胞质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细胞核质浓缩呈块状。结论,常用金属中以金属铜、银对细菌作用明显,作用后的细胞结构有改变,其他常用金属对细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2.
固定桥桥体龈底形态对接触区黏膜微生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烤瓷桥桥体龈端不同形态设计对牙槽嵴顶黏膜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对60例磨牙烤瓷修复的患者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和计算机鉴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种类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均有增多。其中,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细菌种类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舟底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3个月后,各组链球菌和奈瑟菌的组成比例变化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细菌组成比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对桥体底黏膜微生态的影响考虑,烤瓷桥舟底式桥体优于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磨牙桥体设计。  相似文献   
103.
1 青霉素类抗生素。本类药物可分为:(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3)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相似文献   
104.
17例暴发型流脑病人的监护及护理,广州市番禺区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调查,2005年广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外周血核因子-kB表达的研究,诊断败血症基因芯片的构建,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学分析,新生儿败血症108例病原学检测及预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12例临床观察,854例败血症病原体分析。[编按]  相似文献   
105.
铜绿假单胞菌亦称绿脓杆菌,为专性需氧菌。用传统半固体培养基保存绿脓杆菌的方法,一般3个月左右就需再次移种;若保存到半年则有存活率低、复苏后色素不明显、长期保存易发生变异等缺点。本研究目的在于用超低温甘油保存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寻找更适合绿脓杆菌保存的  相似文献   
106.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川楝子有效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HPLC法测定川楝素含量并以其为指标,建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川楝子有效组分的方法.方法:用一定浓度的乙醇对川楝子药材进行提取,比较AB-8、D101、HPD-300、NKA-9、NKA-II 5种树脂对川楝素的吸附性能,最终确定采用AB-8树脂对树脂的工艺参数进行考察及优化.结果:确定工艺参数为:以0.2 g生药材/mL浓度上样,树脂柱径高比为1:7,吸附流速为2 mL/min,洗脱溶剂为50%乙醇,洗脱流速为2 mL/min,洗脱体积为10BV.结论:此法操作方便,为大生产提取分离川楝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茶黄素复合物中单体对照品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懿  王奕  屠幼英  蒋振华  吴媛媛 《中草药》2009,40(12):1919-1921
目的 研究茶黄素复合物和单体的对照品分离制备.方法 AB-8树脂吸附茶黄素,乙醇梯度洗脱得茶黄素复合物,进一步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茶黄素单体.结果 AB-8大孔树脂进行吸附,20%、30%、40%、50%、60%乙醇溶液梯度洗脱.洗脱速度为2 BV/h,制得质量分数80%的茶黄素复合物.以制备色谱进一步分离获得质量分数90%以上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以及质量分数大于70%的茶黄素的单体.结论 大孔吸附树脂和制备色谱结合可以从茶黄素复合物中获得比较理想的单体对照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白簕叶总皂苷.方法:以白簕叶总皂苷产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出最适型号树脂,再对上样pH值、动态吸附流速、最佳上样量、洗脱剂浓度等纯化工艺条件参数进行研究.结果: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白簕叶总皂苷的最优条件为: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液pH值为5~6,吸附流速为1.0 mL/min,吸附液用量与树脂体积比为4∶ 1,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与树脂体积比为4∶ 1,解吸流速为2.0 mL/min.  相似文献   
109.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以发热、乏力、自汗、顽固的关节或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对慢性布病的治疗,我国在多年的防治实践与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布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通常对于中药作用的认识都是从中医传统的机理进行分析、归类运用;很少从现代中药药理方面来认识其作用机理,故临床应用时,对药物作用并不十分清晰,运用也很困难。所以要运用中药药理学阐述治疗慢性布病的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使中药作用的认识更清晰、更直观,易于运用。布病的变态反应是引起慢性布病病理改变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为…  相似文献   
110.
吉林省2000~2005年布氏菌病病原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吉林省是布病重疫区,流行较久,危害严重。在各级政府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多年的防治,1988年达到控制区标准。近年来,各种原因的影响下,人、畜间布病疫情回升,暴发点增多,发病率逐年增高。为及时了解疫情现状,掌握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