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85篇
  免费   1392篇
  国内免费   1072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123篇
基础医学   1293篇
口腔科学   4921篇
临床医学   4278篇
内科学   1141篇
皮肤病学   134篇
神经病学   411篇
特种医学   1018篇
外科学   3616篇
综合类   12645篇
预防医学   3112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5746篇
  84篇
中国医学   3990篇
肿瘤学   380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839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897篇
  2020年   1062篇
  2019年   1045篇
  2018年   482篇
  2017年   909篇
  2016年   1125篇
  2015年   1329篇
  2014年   2286篇
  2013年   2408篇
  2012年   2842篇
  2011年   3163篇
  2010年   2801篇
  2009年   2484篇
  2008年   2913篇
  2007年   2528篇
  2006年   1853篇
  2005年   3031篇
  2004年   1643篇
  2003年   1344篇
  2002年   991篇
  2001年   807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445篇
  1997年   356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本文从12379枚离体牙上观测了釉珠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形态、直径大小。结果釉珠的发生率为2.49%,以上颌第三磨牙发生率最高,下颌第一磨牙次之。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冠颈部的根分叉处,上颌磨牙的釉珠多呈园形,下颌磨牙釉珠多呈梭形。釉珠最大直径为3.2mm,最小为0.5mm,平均为1.56mm。结合文献认为釉珠是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它对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有重要影响,口腔科医师对这种牙齿形态变异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汉、傣、及藏三民族1996名健康婴幼儿及少年进行了念殊菌带菌率的调查。分别从舌,颊肛门皮肤泌尿道及阴道取材培养。结果表明五个部位中白念的带菌率以口腔最高,舌部带菌率汉族为4.5%,傣族为5.3%,藏族为1.0%,故认为口腔内白念的寄居可能是念珠菌病内源感染的主要传染源。1996人中无一例小便中培养出白念。阴道白念带菌率汉族为仅0.15%,傣族及藏族中也无1例从阴道汾物中培养出白念。说明健康婴幼儿及少年小便及阴道白念带菌率极低。在不同年龄组中白念带菌率以刚出生一周的新生儿最低,说明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被感染的机会并不多。口腔白念带菌率舌部(4.56%)明显高于颊部(2.81%),故进行临床真菌检验时,应对该部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53.
Objective To verify a novel hypothesis that it is the difference of proliferative ability between 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 (HERS) and the neighboring mesenchyme that leads to fragmentation of HERS. Methods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rat mandibular first molars from postnatal (PN) 10 to 25 days were observed. HERS was trac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keratin 14. The activity of proliferation was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for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t PN 10 and 25 days respectively. Results At PN 10, HERS grew to its maximum length and maintained integrity. Subsequently, along with tooth root elongation, HERS was gradually fragmented. Either at PN 10 or 25 days, there were more PNCA-positive cells in the neighboring mesenchyme than in the HERS. Conclusion During rat tooth root development, the neighboring mesenchyme possesses higher proliferative ability than HERS, which results in the fragmentation of HERS.  相似文献   
54.
本文研究成骨肉瘤OS-732细胞系浸润软骨的机理,指出经盐酸胍处理后的软骨可被瘤细胞所浸润,这些浸润细胞在电镜下见其有生长、代谢旺盛的特点,提示正常软骨内含有抑制肿瘤细胞浸润的因子存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遗传病与季节性变化关系,对提高人口素质,实行优生优育,防止和降低出生缺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方法医学鉴定小组对陆良县1999~2004年申报的68例病残儿材料进行初审鉴定,详细进行病残儿家庭遗传病咨询、问卷调查,对21种疾病发病季节性进行分析,部分病残儿及父母做染色体G显带技术核型分析。结果大多数遗传病与季节无显著关系,而少部分如多基因遗传病中腹股沟斜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聋哑、先天性足畸,染色体病中21三体综合征发病具有季节性关系。结论遗传病发病季节性探讨分析,不仅是人口生命质量的提高,而且是病因学,流行病学研究的第一步,越来越引起社会和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6.
曾从蒟蒻薯(Tacca chantrieri)根茎中分离得到二芳基庚酯、二芳基庚酯糖苷、甾族糖苷等。本次从其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新的C28-甾醇寡糖苷,将其命名为taccasterosides A~C(1~3)。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本组共47例,一般合并不完全截瘫的于伤后36h内手术,RF钉固定9例,AF钉固定32例,其余以Dick钉进行短节段固定,同时行侧前方椎管减压,去除从前方突入椎管的骨块,并行关节突间植骨;术后4~6周下床。结果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除3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级别有1~3级的恢复。结论椎弓根固定具有内固定坚强等优点,但术前仔细阅片、常规定位,正确的复位固定技术,有效的骨块减压和植骨,避免术后早期负重和有效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是保证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术中行细针吸取(FNAC)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进行细胞学诊断。方法 术中由医生行FNAC涂片,自然干燥,用瑞-姬氏复合染色,先用低倍镜纵览全片,发现可疑细胞换油镜确定。结果78例疑为胰腺及壶腹周围部占位性病变,术中行 FNAC细胞学检查,其中61例为阳性,4例为可疑阳性,3例为假阳性,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68例恶性肿瘤做对照,其准确度为92.3%。结论FNAC细胞学检查术中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可代替术中冰冻切片,方法简便、快速,阳性准确度高,很受临床医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59.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常见病 ,我院自 1993年~2 0 0 1年 ,应用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 12例 ,由于重视并加强了护理 ,患者的骨折复位满意 ,神经功能均得到了改善 ,疗效较好。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17~ 5 6岁 ,平均 34岁。坠落伤 3例 ,重物砸伤 4例 ,车祸伤 5例。损伤部位 :T112例 ,T12 3例 ,L12例 ,L2 3例 ,T11、T12 、L1、L2 各 1例。损伤类型 :屈曲压缩型 (压缩 >5 0 % ) 3例 ,骨折脱位型 4例 ,爆裂型 5例。神经损伤类型根据Frankel分类 ,A级 2例…  相似文献   
60.
张繁荣  赵东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94-94,96
目的 探讨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治疗慢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观察本病病程、治疗及预后方面的情况.结果 12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7例呈进展性,5例呈复发缓解过程.所有患者均有运动障碍,脑脊液蛋白分离和显著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结论 多数患者对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