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2篇
  1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41.
斑蝥素抑制胰腺癌sw1990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裸鼠移植瘤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培养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基础上建立荷瘤鼠胰腺癌模型并进行移植瘤抑制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用药组,观测荷瘤鼠移植瘤大小改变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斑蝥素对荷瘤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移植瘤体积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用药组移植瘤重量为(0.6421±0.2193)g,对照组为(0.9541±0.2122)g,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组PCNA蛋白染色的细胞明显减少,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斑蝥素可明显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斑蝥素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2.
斑蝥素是从中药斑蝥中提取的一种抗肿瘤活性成分~([1-3]),曾试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缓解患者病情~([4-8]).但是斑蝥素的剧烈毒性以及对泌尿系统的严重刺激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9-12]).近年来陆续合成了不良反应少的同类药物,如斑蝥酸钠、羟基斑蝥胺及甲基斑蝥胺等.  相似文献   
43.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NCT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有生长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时间延长作用增强,呈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示SMMC-7721细胞的S期细胞明显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凋亡率上升(P〈0.05或〈0.01)。结论 NCTD能显著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其可能与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建立斑蝥(Mylabris)、青娘子(Lytta)、红娘子(Huechys)3个毒性药材的鉴别分析方法。该3个药材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如抗体活性、抗子宫颈癌等。方法:除形态外观和显微鉴别外,本文研究建立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鉴别特征成分指纹图谱的方法。气相色谱分析主要测定药材中斑蝥素成份而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则集中药材的氨基酸分布。结果:所建立的方法可为验证该3个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结论:研究发现青娘子与斑蝥一样含有斑蝥素但含量很低,而红娘子不含斑蝥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HPLC-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去甲斑蝥素(NCTD)浓度,并考察PVP包衣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制剂(PVP coated NCTD-chitosan nanoparticles,PVP-NCTD-NP)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使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源(ESI-),多重反应离子(MRM)模式检测药物;采用高氯酸作为蛋白沉淀剂,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PVP-NCTD-NP和原药NCTD溶液后的血药浓度;利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NCTD在0.102 5~10.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最低检测限为50 ng·mL-1;经3P97软件拟合,NCTD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与原药相比,PVP-NCTD-NP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25.5%。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选择性高,适用于NCTD药代动力学的研究;PVP-N-CTD-NP可促进药物的吸收,显著提高NCTD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体外观察去甲斑蝥素(NCTD) 对LPS 所致肝细胞损伤和TNF-α 表达的影响,探讨NCTD 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胶原酶Ⅳ灌流分离培养大鼠肝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 组、NCTD 组。对照组用无血清DMEM 培养, LPS 组用LPS (40 mg/L) 诱导,NCTD 组用不同浓度NCTD(0.5,1.0,2.5 μg/mL) 与LPS (40 mg/L) 共同作用,各组作用时间均为24 h。MTT 法检测肝细胞的增殖情况、测定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 含量,ELISA 法检测TNF-α 和IL-6 表达。结果:LPS (40 mg/L) 作用于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24 h 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抑制率达27%,培养上清液LDH 含量增加20 倍,TNF-α 和IL-6 的表达以及NF-κB DNA 结合活性均明显增加(P<0.05)。给予不同浓度NCTD 后,培养上清液LDH,TNF-α 和IL-6 的含量及NF-κB DNA 结合活性均明显下降,且呈量效关系。结论:NCTD 拮抗LPS 所致的肝细胞损伤,其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 和IL-6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去甲斑蝥素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测定羟苯磺酸钙的有效拮抗作用浓度.方法 将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毒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基培养48 h;毒性组用含去甲斑蝥素浓度为50μmol/L的DEME培养基培养48 h;干预组分为7组,分别加入含羟苯磺酸钙5、10、20、60、80、100和200 mmoL/L的DMEM培养基中再培养46h.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 干预组细胞存活率随着羟苯磺酸钙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羟苯磺酸钙剂量达80 mmol/L时,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的干预组(5 mmol/L)细胞存活率与毒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200 mmol/L)细胞存活率高于毒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4±3.8)%比(49.5±1.0)%,P<0.05].结论 去甲斑瞀素抑制内皮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存活率,当羟苯磺酸钙的浓度为80 mmol/L时,对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具有明显拮抗作用,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48.
斑蝥中斑蝥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斑蝥中斑蝥素的提取工艺。方法测定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和冷浸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回流提取,即加7倍量的丙酮,浸泡3h,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工艺可供制订斑蝥提取工艺时参考。  相似文献   
49.
冯润良  宋智梅 《中国药师》2009,12(6):716-718
目的:建立去甲斑蝥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HP-5MS柱(30m×0.25mm×0.25μm),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水为溶剂,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并以电子轰击(EI)为离子源,进行质谱(MS)分析。结果:证实残留溶媒为丙酮。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适用于去甲斑蝥素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关键词去甲斑蝥素;顶空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有机溶剂;残留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肝动脉栓塞缓释微球(NCTD-MS),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NCTD为主药,海藻酸钠ALG)/壳聚糖(CS)为复合载体,采用内部凝胶化法制备NCTD-MS;选取ALG浓度、凝胶化反应剂冰醋酸的用量、药物-载体重量比(简称药载比)为因素,以粒径偏差、载药量及包封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最佳处方并进行验证;动态透析法考察微球在不同介质(磷酸盐缓冲液和生理盐水)中的体外释放特性,并与NCTD原料药的释放性进行比较。结果:最佳处方为ALG浓度2.0%、冰醋酸1.0mL、药-载重量比0.8∶1,以该处方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为(309.75±2.19)μm、载药量为(12.65±0.87)%、包封率为(68.66±0.38)%;NCTD-MS在2种介质中24h释放可达80%,释放行为均遵循Weibull方程,而NCTD原料药在3h内即释放完毕。结论:NCTD-MS制备工艺简单,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