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6篇
  1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斑蝥的功效、中毒症状及施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毅斌 《海峡药学》2007,19(2):84-84
斑蝥性寒,味辛,具大毒.有因误服、误用及炮制不当引起中毒.本文介绍斑蝥的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及KPS评分。方法:观察组35例用贞芪扶正胶囊及复方斑螫胶囊、对照组32例用卡培他滨或替加氟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1~2个疗程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25.7%,对照组有效率25.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各类血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映患者生活质量指标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疗效和西药口服化疗药物比较无明显差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3.
斑蝥酸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斑蝥酸钠在体外不同时间段内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02影响。方法:用MTT法分析斑蝥酸钠对HepG2的生长抑制,同时分析斑蝥酸钠对L-02生长的影响。结果:小、中、大剂量斑蝥酸钠作用24h,对HepG2的抑制率为-0.16%、8.66%、9.56%;作用48h对HepG2的抑制率40.89%、49.38%、41.78%;作用72h对HepG2的抑制率为47.68%、46.01%、39.79%。小、中、大剂量斑蝥酸钠作用48h对L-02抑制率分别为24.33%、32.55%、29.38%。中、大剂量作用24h、48h、72h对HepG2和L-02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中剂量(5μg/mL)的斑蝥酸钠作用48h对HepG2抑制率较大而对L-02抑制率较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去甲基斑蝥酸钠脂质微球体内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去甲基斑蝥酸钠脂质微球并对其体外各项性质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动态光散射法、HPLC法和反向透析技术考察了制剂的粒径、 ζ-电位、含量、包封率、体外不同介质中的释放特性及以不同介质稀释后样品的性质变化等对制剂做出较全面的体外质量评价。以去甲基斑蝥酸钠注射液为参比制剂,HPLC-MS法测定了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制剂各项理化性质较好,平均粒径约为200 nm, ζ-电位为-38 mV,含量约100%,包封率约85%。在pH 7.8的PBS中药物1 h释放约50%,4 h释放约85%以上。以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样品的粒径、 ζ-电位值变化较小,以5倍量稀释时制剂在2 h内的包封率可保持在80%以上。单剂量股静脉注射脂质微球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为111.28 μg·mL-1·h-1,血药浓度数据符合双隔室模型。实验表明本制剂与注射液体内各项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脂质微球各项性质较理想且并未改变药物体内血浆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5.
潘勋 《中国乡村医生》2005,21(10):37-37
斑螯系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螯或黄黑小斑螯的干燥虫体,具有破血散结消瘾,发泡攻毒蚀疮之效,入药历史比较悠久。因其毒性剧烈,古今多使用炮制品。历代关于斑螯的炮制方法有10多种加热炮制法,米炒法是较普遍的一种。  相似文献   
46.
斑蝥为筅青科昆虫,剧毒,中医采用外用的方法治疗皮肤病等。在我国民间流传有“以毒攻毒”治疗疾病的各种“偏方”,利用斑蝥毒性治疗肾病即是一种(斑蝥虫炒鸡蛋治疗肾病),其危害性极大,可导致患者深度中毒,我院救治3例,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正> 斑蝥为芜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虫体,其人药历史比较悠久,具破血消症、攻毒蚀疮之效,临床多用于症瘕癌肿,积年顽癣,瘰疬,整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但因其毒性剧烈,古今多炮制后使用。其历代炮制方法有十余种,多为加热炮制法,其中尤以米炒法应用最为普遍,该法首载于《雷公炮炙论》,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48.
斑蝥幼虫捕食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周强  张含藻 《中药材》1996,19(2):65-66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斑蝥幼虫的捕食习性,结果表明:幼虫对食物距离,置食深度的选择性较强。  相似文献   
49.
斑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上海市南市区卫生局贺国平(200011)关键词:斑蝥片,慢性乙型肝炎笔者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以毒邪内伏、脉络瘀阻、肝脾受损为主,运用具有祛邪攻毒、解郁散结、行瘀通络作用的斑蝥片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尤以ALT为著,...  相似文献   
50.
抗癌中药浸出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中药微量元素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做过不少工作,但未见集中探讨抗癌中药者。方法:采用精确的ICP-AES法(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和双向蒸发发射光谱法,测定了41种抗癌中药浸出液的Pb、Zn、Cu、Cr、Ni、Ti、Mn、Fe、Sr、Ba、Ca、Mg、Al、Mo、B、P、Si、Na、K等1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在测定的41种中药中,Mn、Zn、Si、Cu含量明显为高。结论:初步证实与这些药物的抗癌作用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