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97篇
  免费   2319篇
  国内免费   1895篇
耳鼻咽喉   309篇
儿科学   1143篇
妇产科学   449篇
基础医学   2088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8797篇
内科学   7469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166篇
特种医学   28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6篇
外科学   2349篇
综合类   20566篇
预防医学   3822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9186篇
  112篇
中国医学   6352篇
肿瘤学   1551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1002篇
  2022年   977篇
  2021年   1323篇
  2020年   1332篇
  2019年   1513篇
  2018年   686篇
  2017年   1319篇
  2016年   1503篇
  2015年   1807篇
  2014年   3137篇
  2013年   3228篇
  2012年   3996篇
  2011年   4187篇
  2010年   3738篇
  2009年   3685篇
  2008年   3629篇
  2007年   3762篇
  2006年   3448篇
  2005年   3514篇
  2004年   2796篇
  2003年   2744篇
  2002年   2503篇
  2001年   2066篇
  2000年   1482篇
  1999年   1265篇
  1998年   1214篇
  1997年   1059篇
  1996年   883篇
  1995年   787篇
  1994年   651篇
  1993年   446篇
  1992年   341篇
  1991年   353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296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子宫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子宫感染并经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治疗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 5例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未出现相关并发症。5例中,3例治愈;1例好转,经静脉滴注抗生素1周后治愈;1例首次治疗无效,经再次治疗后治愈。治疗后7天,子宫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t=4.939,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子宫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对壁间型膀胱平滑肌瘤的诊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其临床诊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壁间型膀胱平滑肌瘤1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33~51(44±6)岁。其中5例患者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1例患者以下腹痛为主要表现,还有4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发病时间1周至2年,平均4.9个月。患者泌尿系彩超检查发现膀胱壁上形态规则、表面覆盖黏膜高回声的低回声包块。CTU检查为膀胱壁均质样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光滑,无侵蚀表现,膀胱壁走形自然,且壁周脂肪间隙清晰,膀胱内可见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可见瘤体表面黏膜常完整连续,可见局部稍向膀胱内隆起。根据患者肿瘤部位、大小,10例患者分别采用经尿道平滑肌瘤剜除术和腹腔镜下平滑肌瘤剜除术,3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示:膀胱平滑肌瘤。结果10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其中5例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诉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表现为下腹部疼痛症状的患者术后腹痛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且未诉漏尿等常见并发症。结论泌尿系彩超,CTU等影像学检查与膀胱镜相结合是诊断壁间型膀胱平滑肌瘤的主要手段,经尿道肿瘤剜除术、腹腔镜下肿瘤剜除术是治疗壁间型膀胱平滑肌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93.
谢元斯 《中国校医》2021,35(10):759-761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在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某医院接受急诊治疗的4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CV)比值(FEV1/FCV)和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夜间睡眠时憋醒次数为(13.55±3.25)次,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时憋醒次数为(5.25±0.95)次;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2,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分别为:(12.36±1.43)mg/L、(6.31±1.05)×109/L、(4.82±2.03)%、(20.06±2.48)%,均低于对照组的(15.98±1.95)mg/L、(8.59±1.34)×109/L、(6.79±2.68)%、(25.09±3.12)%,(t值分别为6.695、5.990、2.621、5.644,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及FEV1/FCV水平分别为:(2.51±0.70)L、(3.28±0.75)L/s、(75.38±8.49)%,均高于对照组(2.02±0.52)L、(2.76±0.66)L/s、(62.63±6.89)%,(t 值分别为2.513、2.328、5.215,P值均<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在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CRP及血常规水平,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NTM)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收治的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合并NTM感染患者为合并感染组,120例为单纯支气管扩张组。分析合并NTM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采集痰液标本进行分枝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NTM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合并NTM感染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咯血;影像学检查除典型的支气管扩张影外,还伴随有斑点、斑块、条索影,同时还有部分结节影、薄壁空洞表现,并且以1~2种征象为主,多种表现混合存在;累及3个以上肺野的患者占78.33%;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为86.67%(104/120)、痰NTM-DNA检测阳性率为90.00%(108/120);Ⅲ组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群54例占45.00%,Ⅳ组龟-脓肿分枝杆菌复合菌群58例占48.33%,其他复合菌8例占6.67%;120株NTM对一、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且全耐药者达到了38.33%(46/120);吸烟史>20年、支扩累及肺叶数≥5叶、薄壁空洞、CD4+<550个/ml、低蛋白血症是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NTM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NTM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与肺结核相似,但对抗结核药物高度耐药,临床上可根据痰抗酸杆菌涂片及NTM-DNA检测对NTM感染进行判别,同时合并NTM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95.
人体呼吸道的二级及三级支气管内吸气流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吸系统的主要生理机能是在大气和血液之间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其生理过程与呼吸道内的气体流动和输送有密切关系。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呼吸道内二级及三级支气管模型内的吸气过程进行数值研究,研究表明:二级支气管的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实验值吻合很好;在三级支气管内。当人体处于正常吸气流量下,支气管内未发生任何分离现象。但流道几何形状的弯曲和分岔使支气管内出现强烈的二次流现象,主流速度出现倾斜分布及m-型分布特征。从而加大了分岔管内侧壁面及前后侧壁面上的切应力;在三级支气管的末级管内,流量分流不均匀。在计算条件下,中部支气管内的流量与侧部支气管内的流量之比为1.2。  相似文献   
996.
右肺支气管树的三维分形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是天然的非对称不规则体。肺内的气管树呈复杂的自相似的结构。基于最小能耗思想 ,作者根据肺的解剖学数据 ,建立右肺的细分网格坐标 ,通过计算各级分块的质心 ,寻找分叉方向与确定分叉长度 ,以 Open GL 为工具 ,实现了右肺支气管树的三维分形模拟 ,并且得到各级的长度、分叉角度和管径的具体参数。所生成的图形在形态与几何参数上与现有统计数据很吻合。计算得到该模型的分形覆盖维数为 2 .19,与其他学者计算的人体肺的理想维数 2 .17[1 ] 比较接近。该模型为今后用分形思想研究肺的气体扩散传递功能奠定基础。从节省计算机存储、加快图形传输上方面来说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治疗晚期肺癌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2006年6月间胸部X线片复查资料相对完整的82例经BAI治疗的原发性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结果完全有效(CR)10例(12.2%)、部分有效(PR)32例(39.0%)、轻微有效(MR)23例(28.0%)、稳定(SD)15例(18.3%)、进展(PD)2例(2.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半月时肿瘤缩小率(TDR1/2month)(χ2=25.92,P<0.01)、BAI次数(TBAI)(χ2=17.70,P<0.01)、肿瘤大小(Tsize)(χ2=14.21,P<0.01)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χ2=6.59,P<0.01)对近期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年龄、病理类型等12项协变量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向后删除法经10步二次迭代,得到Logistic回归方程:P(1)=1/[1 e-(-8.953 2.656TDR1/2month 1.382TBAI 1.230Tsize)],方程对BAI近期疗效有效与无效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5.7%和70.0%。结论第1次BAI后半月时的肿瘤缩小率、BAI治疗次数和肿瘤的大小是影响BAI近期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8.
藜草花粉过敏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藜草花粉过敏原对哮喘患者的致敏作用。对外源性哮喘患者用藜草花粉过敏原进行了皮肤挑刺试验(SPT)和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结果藜草花粉SPT阳性者为28.2%,18例BPT阳性者中,14例出现哮鸣音。藜草花粉BPT与SPT的符合率为85%。提示藜草花粉过敏原是我国哮喘患者的一个重要吸入性过敏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人脱细胞羊膜(HAM)的细胞相容性;观察以HAM为生长载体,复合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构筑组织工程膀胱的可能性。方法用物理和酶消化方法处理人羊膜,将大鼠VSMCs与HAM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分别进行组织学、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后行半膀胱切除术,实验组10只行半膀胱切除后用复合大鼠VSMCs的HAM进行修补,另外10只以单纯的HAM修补。分别于术后2、4、8周测定膀胱容量并取膀胱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经物理和酶处理的HAM纯度高,孔隙多,胶原纤维未受损;VSMCs在HAM上可黏附生长,并能长入材料的孔隙内。应用HAM行大鼠膀胱重建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膀胱最大容量(Volmax)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显示,2周时HAM即已吸收降解,膀胱移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开始形成,炎性反应明显;实验组膀胱平滑肌比对照组厚且规则。4周和8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膀胱均与正常膀胱组织无明显区别。结论HAM的细胞相容性良好,不影响VSMCs的形态,作为膀胱移植物进行膀胱修补吸收降解迅速,可用做组织工程膀胱的支架材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累及淋巴结的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CZ  Wang FH  Li CM  Fang WC  Yu JN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1):715-715
患者男,33岁,乏力,低热1年,左侧腰部阵发性绞痛反复发作1个月于2002年4月5日入院,体检:无发热、发冷,夜间盗汗及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病史。B超,X线及CT检查均提示:左肾占位性病变,肾细胞癌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双肾区对称无隆起,左肾区叩击痛,左输尿管走行区轻度压痛,膀胱区隆起无压痛。临床诊断;左肾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