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436篇
综合类   368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129篇
  3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指骨粉碎性骨折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复位不佳的治疗往往容易导致手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掌指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上,以往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遗留  相似文献   
22.
一期清创植皮法治疗指骨外露患者80例,结果全部治愈,此法疗程短,费用少,值得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3.
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在掌指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韦敏克  梁斌  韦建勋  黄孝英  金先跃 《广西医学》2003,25(10):1906-1908
目的:探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掌指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骨折患(男28例,女性8例)进行治疗,其中掌骨骨折25处,指骨骨折20处。全部患均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内固定器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随访6个月~2年3个月,平均11个月,手部功能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全部病例均临床愈合。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具有效率高,组织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骨折恢复快,功能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4.
对鞘管区屈肌腱损伤手术后黏连的防治,一直是手外科 有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屈肌腱修复后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的发生与否及其程度。 一般资料:1997年5月-2000年9月,本组共28例46 指,男21例,女7例,年龄16-45岁,平均27.1岁。致伤  相似文献   
25.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16例,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8~52岁。骨折部位:掌骨骨折11例,指骨骨折5例。骨折类型:横形7例,短斜形5例,粉碎性4例。闭合性10例,开放性骨折6例。新鲜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2例。6例伴有肌腱损伤。急诊手术内固定3例。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及气压止血带下手术。开放性骨折常规彻底清创后手术。掌骨骨折取伸肌腱旁侧纵形切口,指骨骨折用侧正中纵形切口。根据骨折部位及类型,选用L、T形或直形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固定牢稳者术后不用外固定;严…  相似文献   
26.
自制弹性钢套治疗闭合性指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福林 《中国骨伤》2006,19(12):726-726
2000年1月-2005年2月,采用自制弹性钢套治疗闭合性指骨骨折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2例患者中,女57例,男15例;年龄17~76岁,平均46岁。粉碎性骨折33例,横断形骨折21例,斜形骨折18例。近侧指骨向掌侧移位成角54例,中节向背侧成角移位12例,远节向掌侧成角移  相似文献   
27.
掌指关节的三维解剖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掌指关节关节面的几何形态,为人工关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只成人手标本,解剖掌指关节,测量侧副韧带起点距掌骨头关节面的直线距离,三维数据检测仪获得关节面三维坐标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成像。结果:掌骨头有双髁结构,桡侧髁略大,第1掌骨头形态特殊;各掌骨头高度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掌侧关节面大于背侧,第2、3掌骨头关节面面积明显较大。近节指骨底在形态、高度和面积方面各序列相似;各序列侧副韧带起点桡侧较尺侧距离掌骨头关节面远。结论:手指人工关节的设计应符合解剖形态,并根据各序列形态的差异进行个体化设计,尤其拇指更应区别对待;手指人工关节的设计和应用中应注意软组织保护,关节的切除范围应注意保留侧副韧带的起止点。  相似文献   
28.
患儿 男性,年龄15天。因多发畸形,特异脸形,哭声似猫叫就诊。患儿出生体重2 .6kg ,小头圆脸,两眼眼距宽、下斜、内眦赘皮。两侧耳低位,前缘均有3个小赘生物生长,对称。两手通贯掌,两小手指均为两节指骨。两足足底呈舟状足。外生殖器检查:双侧均为隐睾,未探及睾丸。阴茎极短小( <0 .3cm)。哭声轻,酷似“猫叫”。呼吸音粗而急,心脏可闻及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Ⅲ级,粗糙杂音,唇周紫绀。经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法乐氏四联症”先天性心脏病。一家3人在本中心细胞遗传学检查,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带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患儿为46…  相似文献   
29.
指骨的X线测量及其性别判别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指骨各指节的长度及宽度进行X线测量,为法医学及人类学提供判别率较高的性别判别式。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汉族大学生186人(男90人,女96人),进行双手后前位X线拍片,分别测量各掌骨长与中点宽,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指骨左右示指近节宽、中指近节宽及环指近节宽侧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女性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除小指近节指骨宽外,性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应用Fisher法提出8个性别逐步判别式,判别率在86.0%-91.9%之间。结论:以上判别式对法医学及人类学的性别鉴定简单实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9例手部掌、指骨及皮肤复合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3.5 cm×5.5 cm~4.5 cm×8.5 cm,骨缺损长度3~6 cm。皮瓣切取面积4.0 cm×6.0 cm~5.0 cm×9.0 cm,骨瓣切取大小3.0 cm×1.0 cm×1.0 cm~6.0 cm×1.5 cm×1.0 cm,皮瓣均携带臂后侧皮神经,骨瓣和受区的掌、指骨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皮瓣的桡侧副动脉及伴行静脉和受区的桡动脉腕背支、头静脉吻合。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门诊随访观察骨移植端愈合情况、皮瓣存活质量、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及指关节的屈伸功能。结果术后9例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24个月,全部病例的骨移植端均愈合良好,皮瓣外形良好,无臃肿,皮瓣的两点分辨觉为8~12 mm,平均10.2 mm。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7例,良2例。上臂皮瓣供区仅留线状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切取方便,操作简单,可同时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及掌、指骨缺损,缩短治疗时间,对供区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修复手部骨及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