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345篇
药学   31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近日,一些网站发布相关消息称“康泰克、日夜百服咛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超标54%或引肝损伤”,一时间,引发公众广泛讨论.甚至产生恐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日常服用的感冒药真的会造成肝损伤吗?  相似文献   
32.
唐洁 《家庭用药》2014,(12):60-60
感冒是常见多发病,很多人都会自行选择药物来治疗,抑或“扛着”不用药,等待自行好转在感冒的用药中,暗藏不少误区,比如,“疑似将要感冒,自行服用感冒药来预防”,“感冒不吃药扛扛就过去了”,“感冒了服冲剂+感冒胶囊(如白加黑等)+维C银翘片,好得快”,“感冒了一定要服用抗菌药物”等面对小小却难缠的感冒,到底怎样用药才是科学的吃?  相似文献   
33.
陈静  侯立强 《北方药学》2014,(1):139-139
目的:对抗感冒药主要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用药尽心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北京某医院门诊收治的感冒患者21060例,结合临床应用情况,对其中常用的抗感冒药主要成分进行药理特征分析,对如何合理用抗感冒药展开探讨。结果:临床用药中泰诺占48.58%,日夜百服咛占31.22%,新康泰克占10.78%,氨麻美敏占6.25%,氨酚伪麻美芬占2.14%,酚咖占1.03%。其药物成分主要分为解热镇痛类、镇咳祛痰类、收缩血管类、中枢兴奋类、抗组胺类、抗病毒类。结论:抗感冒药主要成分从药理特征分析,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药物反应,应减少自主服用,遵医嘱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最常见的感冒药的认知和相应的使用行为情况,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施教提供详实的依据.方法 随机对29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 对感冒的认知正确率为60.2%,相应的用药行为正确率为54.4%,自备药保管方式正确率为30.5%.结论 应在大学生中加强用药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35.
目的:促进重视体力劳动者抗感冒药社会使用风险。方法根据体力劳动者生活及抗感冒药使用特性,评估体力劳动者抗感冒药社会使用风险。结果资料显示抗感冒药用药安全性与其不良及不合理使用方式极其相关,而体力劳动者经济收入及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的特性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加之看病难花费高等因素,使得该群体感冒的自我治疗不良及不合理用药方式,潜藏着巨大的抗感冒药社会用药风险。结论有针对性地对体力劳动者群体开展患者用药教育,降低抗感冒药社会用药风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6.
药闻     
《家庭药师》2014,(2):7-7
感冒药过量服用,小心肝衰竭 对乙酰氨基酚是多种感冒退热药的主要成分,常用感冒药如泰诺、百服宁、必理通等均含该成分。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统计,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可导致病人严重肝脏损坏乃至肝衰竭。  相似文献   
37.
王藐 《家庭医生》2014,(7):46-47
2014年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其官网紧急发布一则简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合理使用是安全的,公众不必恐慌。”这样的公众提示,并不常见,源于此前一次乌龙事件。但“乌龙”背后,却是一个必要的提醒。  相似文献   
38.
案例 13岁的陈明最近1周总是反复发热,体温经常超过39摄氏度,感觉乏力、咽痛,吃了不少感冒药和抗生素都不见好。这几天,陈明发现自己左耳下方出现了一个包块,似乎还越来越大,伴着隐隐的疼痛。这可把陈明的妈妈急坏了,孩子不会是得了白血病或者淋巴瘤吧?  相似文献   
39.
柳荫 《健康世界》2014,(12):41-43
一般来说,正确的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或许成年人在给自己用药时会严格遵守这一原则,一旦涉及到孩子往往就不那么淡定了,甚至有些家长心理的潜台词是“这点常识谁不知道呀,还用得着你来提醒我?可孩子都病成这样了,我也没办法。”其实正是家长的这种心态,导致了孩子不合理用药,甚至是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40.
<正>单位体检中,小青被查出怀孕两个月,这个消息让她兴奋之余又有些担心,因为在此期间为治感冒她服用了一周的感冒药,听说怀孕时吃药对胎儿会有影响。小青不知道是应该继续妊娠还是应中止妊娠?专家点评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但如果因为用错了药而使孩子面临出生缺陷的困扰,是所有父母不愿看到的。如果像小青这样在不知情时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