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22篇
  免费   12097篇
  国内免费   4966篇
耳鼻咽喉   359篇
儿科学   3532篇
妇产科学   608篇
基础医学   5195篇
口腔科学   289篇
临床医学   52325篇
内科学   36939篇
皮肤病学   804篇
神经病学   5155篇
特种医学   70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1篇
外科学   11068篇
综合类   103455篇
预防医学   21918篇
眼科学   929篇
药学   51820篇
  727篇
中国医学   34389篇
肿瘤学   3510篇
  2024年   2002篇
  2023年   7624篇
  2022年   6259篇
  2021年   8703篇
  2020年   8456篇
  2019年   8942篇
  2018年   3714篇
  2017年   8093篇
  2016年   8265篇
  2015年   9406篇
  2014年   17504篇
  2013年   16890篇
  2012年   19616篇
  2011年   21069篇
  2010年   19147篇
  2009年   17915篇
  2008年   19016篇
  2007年   18160篇
  2006年   16327篇
  2005年   16968篇
  2004年   15397篇
  2003年   16234篇
  2002年   11639篇
  2001年   10068篇
  2000年   7441篇
  1999年   5226篇
  1998年   4672篇
  1997年   3915篇
  1996年   2934篇
  1995年   2394篇
  1994年   1639篇
  1993年   1160篇
  1992年   884篇
  1991年   798篇
  1990年   522篇
  1989年   549篇
  1988年   212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386-1387
目的研究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离散度(QTd)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射血分数保留的98例(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随访1 a,63例未发生MACE,35例发生MACE。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QTd、校正心率后QT离散度(QTcd),分析QTd、QTcd与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组QTd、QTc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MACE者QTd、QTcd高于未发生MACE者、健康体检者(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QTd、QTcd与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均P<0.001)。结论 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呈现异常状态,且与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可为临床评估MACE发生风险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2.
63.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胸廓切开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全身麻醉下计划进行胸廓切开术的6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两组,前锯肌阻滞组32例,胸段硬膜外阻滞组29例。前锯肌阻滞组患者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进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浅层肌间隙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而后在肌间隙泵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 / h;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通过术前清醒状态置入胸段硬膜外导管,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在导管内推注0.25%左布比卡因15 mL,随后泵注的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h。在术后24 h内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VAS疼痛评分以及使用吗啡的剂量。 结果 前锯肌阻滞组术前与术后相比,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变化(P = 0.147),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则显著下降(P = 0.002);两组的VAS评分以及消耗吗啡的总剂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前锯肌平面阻滞相对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是治疗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总胆红素(TBIL)、尿酸(U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抽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但心功能正常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TBIL、UA、NT-proBNP、RDW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TBIL、UA、NT-proBNP、RDW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Ⅳ级患者TBIL、UA、NT-proBNP、RDW水平最高,其次为NYHA Ⅲ级、NYHA Ⅱ级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TBIL、UA、NT-proBNP、RDW可有效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且其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低剂量和标准剂量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CRRT)对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纳的脓毒血症AKI患者70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都进行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剂量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白蛋白(AL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和BUN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VP)、中心静脉压(CVP)和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VP和CVP水平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PT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脓毒血症AKI患者采取标准剂量的CRRT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疗效。方法:以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采取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辅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相比较而言试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重点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及时足量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辅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应用于治疗老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5%葡萄糖液50 ml+硝普钠25~50 mg,微注泵以初量6.25μg/(kg·min)持续泵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巴胺20 mg以初量2μg/(kg·min)持续微注泵泵入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两组患者的血压,并根据变动调整用量,持续泵入24~72 h。判断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29/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4/3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VEF、LVFS、LVD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后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老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静注,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2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8.6±1.7)d,(14.2±2.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2±2.6)d,(19.3±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孙友霞 《海峡药学》2016,(9):159-161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以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44例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44例以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与凝血功能。结果用药后研究组PLT、PDW、MPV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得到好转,P<0.05,FBG水平相比对照组并无明显区别,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者有效率90.91%相比于对照组68.18%改善提高,P<0.05。结论通过联合用药后,脑梗死患者PLT、PDW、MPV得到改善,疗效好转,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血浆BNP和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心功能Ⅱ级组34例,心功能Ⅲ级组31例及心功能Ⅳ级组29例。采用快速定量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并比较各组间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NP水平、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患者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而心功能重级(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的LVESD、LVEDD、LVESV、LVEF、FS和E/A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V、CO、LVEDV及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BNP水平、LVESD、LVEDD、LVESV、E/A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LVEF、FS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和LVESD、LVEDD、LVESV、E/A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LVEF、FS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