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79篇
  免费   5748篇
  国内免费   5914篇
耳鼻咽喉   268篇
儿科学   1017篇
妇产科学   500篇
基础医学   5009篇
口腔科学   640篇
临床医学   15206篇
内科学   14247篇
皮肤病学   453篇
神经病学   1844篇
特种医学   37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4篇
外科学   6316篇
综合类   37910篇
预防医学   12103篇
眼科学   832篇
药学   21348篇
  136篇
中国医学   19128篇
肿瘤学   2424篇
  2024年   793篇
  2023年   2580篇
  2022年   2341篇
  2021年   2581篇
  2020年   2240篇
  2019年   2303篇
  2018年   1175篇
  2017年   2112篇
  2016年   2289篇
  2015年   2693篇
  2014年   4702篇
  2013年   4695篇
  2012年   6288篇
  2011年   6960篇
  2010年   6428篇
  2009年   6614篇
  2008年   12895篇
  2007年   9931篇
  2006年   7910篇
  2005年   9956篇
  2004年   8316篇
  2003年   7225篇
  2002年   5863篇
  2001年   4285篇
  2000年   3571篇
  1999年   2715篇
  1998年   2356篇
  1997年   1920篇
  1996年   1763篇
  1995年   1671篇
  1994年   1255篇
  1993年   816篇
  1992年   753篇
  1991年   768篇
  1990年   762篇
  1989年   702篇
  1988年   283篇
  1987年   216篇
  1986年   164篇
  1985年   129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4 毫秒
81.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Degos病)是一类非常罕见的疾病,其皮损特点是萎缩性丘疹和多种系统症状。作者描述了1例33岁的男性患者,其表现为泛发性皮损,与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的体征一致。患者病程中甚至发生阴茎溃疡,此症状以往仅有少数报道。患者发病2.5年后死于小肠复穿孔。实验室检查显示Leide nV因子突变和狼疮抗凝物的出现,但未发现抗心肌磷脂抗体。患者先后接受了窄波紫外线(UV)、强的松龙和阿司匹林、己酮可可碱、华法林的治疗。尽管接受了这种强抗凝血和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皮损和系统症状仍未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2.
早期亚低温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早期亚低温治疗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可减轻患者残障程度并有利于功能的恢复。亚低温可以降低颅内压,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提高脑血氧饱和度,稳定细胞膜,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减少多巴胺含量,减少细胞内钙超载。亚低温通过改变P53、Bcl-2基因、即刻早期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神经营养因子、热休克蛋白等基因的表达保护缺血脑组织。亚低温治疗适用于脑缺血后24~48h以内,体温降低至30~35℃为宜,维持时间不超过1周。  相似文献   
83.
多巴胺作为抢救用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低血压时,应用十分广泛。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纠正低血压,改善肾功能。临床工作中发现,长时间静脉维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类药物后,即使穿刺部位无渗漏,皮肤也可先出现发白,继而出现皮肤红肿,局部静脉及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等情况,而且持续12h后,上皮细胞坏死率明显增高。临床观察认为4~8h为相对安全期。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为防止因静脉注射多巴胺不慎引起血管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进行了以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原癌基因(c-fo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ax基因,Bcl-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再灌注方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Ⅰ组,缺血15min,不灌注;Ⅱ组,缺血15min,再灌注15min;Ⅲ组,缺血15min,再灌注30min。术后分别取缺血-再灌注区及对照区(非缺血-再灌注区)心肌组织进行c-fos,PCNA,Bax,Bcl-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组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c-fos、PCNA、Bax和Bcl-2均有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区均高于对照区(P〈0.01或〈0.05);组间比较:缺血-再灌注区c-fos、Bax和Bcl-2阳性率Ⅱ组、Ⅲ组均高于Ⅰ组,且Ⅲ组高于Ⅱ组(P〈0.01),PCNA阳性率Ⅲ组高于Ⅰ组(P〈0.01)。3组缺血-再灌注区Bax/Bcl-2比值均较对照区增高。结论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显著诱导c-fos的表达,其增加与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关;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诱发细胞促凋亡/抗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激活,存在着与增殖基因共同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85.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乙肝)再感染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拉米夫定的应用已使乙肝相关性肝病成为肝移植的适应证。但是,HBIG及拉米夫定用于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存在不少缺点。同时非乙肝相关性肝病的受者也可以通过输血、供肝及其他途径感染乙肝。因此,寻找更经济、有效、安全可靠、更具潜力的预防策略,减少或停用HBIG及拉米夫定,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目标,而乙肝疫苗即是研究热点之一。因此,笔者对就近年来乙肝疫苗用于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6.
Heike  A.  Bischoff-Ferrari  Waiter  C.  Willett  John  B.  Wong  苗峥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4):248-248
背景:对于脊椎以外的骨折而言,补充口服维生素D的预防作用和用量仍无定论。 目的:评估补充维生素D在预防老年髋骨骨折和非脊椎骨折方面的效果。 数据来源:使用MEDLINE、Cochrance对照试验记录(1960~2005年)以及EMBASE(1991-2005年),对英文和非英文文章进行系统回顾。通过与临床专家接触,通过检索美国社会骨和骨矿研究协会提供的参考文献和摘要(1995~2004年).进一步寻找更多的研究。检索词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临床对照试验、随机分配、双盲法、维生素D3、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骨折、人类、老年、摔倒和骨密度。 研究选取:纳入的研究仅限于口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3、维生素D2、补钙或不补钙)与补钙或安慰剂比较的双盲RCTs。试验于检查髋部骨折或非脊椎骨折的老年人(年龄≥60岁)中进行。数据提取:两位作者根据预先规定独立提取相关数据,其中包括研究质量指标。 数据综合:所有的汇总分析均以随机效应模型为基础。5项有关髋部骨折的RCTs(n=9294)和7项有关非脊椎骨折危险的RCTs(n=9820)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所有试验均使用了维生素D3。对髋部和非脊椎骨折预防研究的异质性亦进行观察,用低剂量(400IU/d)和高剂量(700~800IU/d)分别合并RCTs后异质性消失。与补钙或安慰剂相比,每天服700~800IU的维生素D可使髋部骨折的相对危险(relative risk,aa)下降26%(3项RCTs共计5572人;RR,0.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0.88),使非脊椎骨折的相对危险下降23%(5项RCTs共计6098人;RR,0.77;95%CI,0.68~0.87)。每天服400IU的维生素D(2项RCTs共计3722人;髋部骨折RR,1.15;95%CI,0.88~1.50;非脊椎骨折RR,1.03;95%CI,0.86—1.24)未见明显获益。 结论:口服补充维生素D(700~800IU/d)可以降低尚能活动的老人或慈善机构收容的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和脊椎以外骨折的危险,每天口服400IU维生素D并不足以预防骨折。  相似文献   
87.
88.
背景:浴光疗同步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与UVB和死海盐的多靶点作用有关,同步治疗能够起到协同功效。目的: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①评价浴光疗同步治疗各种临床类型银屑病的有效性;②观察治疗反应有无不同;③获得更多数据以预测对不同类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以便针对患者的类型选择治疗效果良好的方法。方法:根据Regensburg计划,患者接受了一个包括35次治疗的基础同步浴光疗疗程,随后又接受了一个包括25次治疗的维持治疗疗程。治疗中每周进行PASI评分以评价患者的皮肤状态。对373例按计划完成基础疗程的患者和其中78例完成维持疗程的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9.
花流 《医药与保健》2006,14(8):38-39
有关恋足的话题已经开始羞答答地浮出了汉语的水面。英国著名性学家蔼理士将这种性偏离归纳为性的“爱欲象征作用”行为。一个人对长期被隐藏起来的东西,容易引起强烈的好奇,所以,恋足者的也是毫不奇怪的,自古有之。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吟诗赞美女人的脚丫: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拥有一双性感漂亮的脚是女人的骄傲,而这方面的专家我以为当首推《金瓶梅》中花子虚的叔叔花太监,他对女人的脚的标准总结了四个字:软,尖,正,香。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