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289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43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42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61.
赵立安  武巧月 《山东医药》2012,52(28):100-101
患者女,27岁,农民,以"发作性意识丧失、抽搐3 d,突发昏迷1 h"为代主诉于2011年8月3日13时急诊入院。3 d前患者正与人说话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两眼上吊,肢体抽搐,口吐涎沫,小便失禁,持续约1 min后抽搐停止,20 min后症状完全缓解,恢复如常,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再  相似文献   
62.
胃镜检查中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胃镜检查中的应激反应,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例胃镜检查者监测检查过程心血管反应及生理反应,观察应激反应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插管反应、操作水平、检查时间、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血管反应发生率62.0%,收缩压与舒张压增高12.5%、14.6%,心率加快16.0%;出现缺血性ST-T及T波改变、心律失常18例;生理反应发生率为60.5%。影响因素:女性、年龄大、伴基础疾病、插管反应明显、检查时间长、内镜医师操作水平低等,与检查次数的多少无关。结论胃镜检查中,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生理反应;提高内镜医生操作水平,缩短检查时间;同时对存在危险因素者进行心理干预、施行心电监护,进行无痛检查或应用恩丹西酮,可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3.
64.
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术心电监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术22例术中及术后24h的心电监护资料,并与预激旁道消融术22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房室结改良术中、术后心律失常与心率改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旁道消融术。术中主要的心律失常是结性心动过速(81.8%)及室上性早搏(45.5%),而术后主要是窦性心率增快。这些改变多于术后4h之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下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进行心电监测,并给予对应的抢救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发现,42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心电变化,为综合治疗提供了依据。结论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应将周围循环衰竭状态的有关监测放在首位,并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  相似文献   
66.
探讨胎盘早剥早期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因素,提高认识,提高产科质量,改善母儿预后。回顾性分析162例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轻型和重型胎盘早剥病因及诱因、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①轻型胎盘早剥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体征常不典型,辅助检查阳性率明显低于重型组,有显著性差异;②轻型胎盘早剥母儿预后较好,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子宫胎盘卒中、子宫切除率较重型为低,新生儿Apgar评分较重型为高,二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复杂,重视病因及诱因及临床表现体征,结合胎心监护及彩超等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阻断病情进展,能有效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67.
患者女,16岁,因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于2003年3月2日,在全麻下行心室瓣膜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进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4h后肌力恢复,呼之能应。脱机时,患者突然躁动。ECG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静注吗啡50mg,2min后患者处于睡眠状态。4h后再次发作,静注吗啡后缓解。次日患者苏醒,感手心奇痒,不断喊叫,躁动。ECG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再次静注吗啡25mg,2min后患者入睡。如此反复发作3次.每次应用吗啡后缓解。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接受拔牙术时口腔麻醉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心电监护拔牙的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1969例。使用心电监护仪测量患者在口腔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记录并统计分析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口腔麻醉后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术前患者血压、心率的第95百分位数分别为165/95 mmHg(1 mmHg=0.133 kPa)、95次/min。在麻醉前血压≥165/95 mmHg的患者和<165/95 mmHg的患者中,分别9.9%(21/212)和0.4%(7/1757)的患者麻醉后血压≥180/110 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28例(1.42%)患者麻醉后血压≥180/110 mmHg,其中17例患者休息后复测血压仍未下降,终止拔牙治疗。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患者的平均心率显著升高[73(四分位数间距=16)次/min vs 74(四分位数间距=17)次/min,P<0.01]。结论:对于心血管病得到有效治疗且病情稳定的中老年患者,口腔麻醉安全、有效。建议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血压<165/95 mmHg、心率<95次/min的情况下,接受全身情况综合评估后进行口腔麻醉。  相似文献   
69.
<正>巧用胶布拾电极片薄膜:导管室介入手术,需同时监测胸部、肢体导联,心电监护电极片揭开的薄膜有时会掉到地板上,因其薄、滑,不易拾起,给术后整理卫生带来不便。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巧用胶布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术后撕一条胶布粘取滑落在地面的电极片薄膜,就可  相似文献   
70.
曾祖华 《医学信息》2010,23(14):2494-2495
1临床资料 病史:患者,21岁,因头昏、乏力伴全身皮肤淤点淤斑1周,下腹胀痛2天于10月12号由外院转入。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血压107/54mmHg,贫血貌。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完善相关辅查。急查血常规示:WBC1.8&#215;10^9/L,GR0.04&#215;10^9/L,RBC1.52&#215;10^12/L.HB50g/L,PLT2&#215;10^9/L.入院诊断:盆腔积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