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9 毫秒
21.
针灸与得气在面瘫、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谢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2,6(3):436-437
  相似文献   
22.
针灸学是伴随着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逐步发展形成的,因具备“简、便、廉、验”的特性,适宜领域不断拓展,在民间广为流传。具体到临床,针灸就是一种治疗手段,而任何一种治疗手段,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它确定无疑的疗效。因此,可以说疗效是针灸的生命。不断提高针灸疗效,使其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是每个从事针灸研究或临床工作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笔者就20余年来临证感悟,或者说是对如何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点思考,做简要叙述,以供同道参考。着意守神,重在调治“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甲乙.精神五脏第一》),而“本神”之原则,在于调神、治神与守神。“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  相似文献   
23.
1得气概说得气是针灸术语,是指在针刺穴位后,行针的医生有针下沉紧,或如游空巷,或如鱼吞钩等感觉,患者则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  相似文献   
24.
腹针对得气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YZ 《中国针灸》2011,31(2):183-185
受腹针等针灸新技术临床实践的启发,通过对气至不同认知产生气至针下或气至病所的分析思考,重新解读"气至而有效"提出与一般针感相对应的隐性针感的概念,以临床有效性作为评价得气的标准,为针灸临床向无痛化的方向发展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5.
针刺操作技术是针刺治疗的核心.传统针刺操作技术考核主要基于专家的主观判断,缺乏必要的信度及效度.我国针刺操作的量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标准化考核体系仍有较大差距.外科技术的定量评估在欧美早已广泛开展,针刺治疗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治疗手段,可以借鉴国外外科技术评估中成熟的理论及方法,例如运用量表评估针刺操作行为、运用精密仪器测试针刺操作主要技术指标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常用针刺手法标准数据库;同时应当根据针刺操作的特点,积极设计高仿真人体模型或训练标准化病人以客观评估“得气感”,从而逐步建立起适合针刺操作技术的标准化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6.
我对腧穴及经络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50年来 ,我国学者为探明经络的实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他们只能从一个侧面去“窥探”经络的实质 ,还没有一种理论或假说能够较满意地解释经络的所有现象。经过几年的思考和对其有关研究的分析 ,笔者认为经络和腧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它们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物物理学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 5个方面 :其一 ,腧穴是在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成成体的过程中特殊分化的细胞群体 ,其呈现 (具有 )“混沌”的动力学质特性 ,在针刺、艾灸、电脉冲刺激后 ,会产生生物体电磁波并向远处传播 ,且主要沿其所在经络传播。其二 ,“…  相似文献   
27.
赵海 《大众健康》2002,(5):20-21
说起相容心理,让人很容易想到“海纳百川,有容为大”的比喻。正是因为大海有此博大的胸怀,才使它变得气势磅礴,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28.
试谈针灸医籍关于得气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补泻必须产生一定的得气针感才能有效,因此得气是针刺补泻治疗中产生疗效的基础和关键。患者体质强弱,阴阳气血盛衰不同,得气针感也不同,治疗时应该因人而宜。  相似文献   
29.
得气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得气是传统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针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结合现代临床研究,笔者就得气的指征、得气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目前得气研究存在的主观性比较大,如何以一种客观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得气状态是目前针刺得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脑功能成像技术可能成为得气客观化研究中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0.
谈医者得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轶  阎丽娟  温景荣 《中国针灸》2006,26(12):905-905
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现称经气感应,是针刺过程中医患双方的同步感应,可分为医者得气和患者得气两部分。古今医家均对得气做了具体的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阐述陈爽白老师对医者得气的认识。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