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79篇
神经病学   18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25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256篇
  3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有人把帕金森病的治疗比喻成一门艺术可能一点也不过分。1967年左旋多巴问世,医生都庆幸从此拥有了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手段,这种观点一直持续了大约25年,但是随着左旋多巴的疗效时限性和诸多副作用的逐渐显露,人们对帕金森病治疗多样化的期待非常强烈,此后,多巴胺激动剂、β-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了解美多巴 (madopar‘2 5 0’)对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例弱视儿童患者 ,按每次剂量 0 6mg/kg ,每天 3次口服美多巴 ;同时辅以维生素B6口服 ,7周为 1疗程。结果 :轻度弱视 8例视力均达 1 0以上 ,中度弱视 9例视力提高 2~ 5行 ,重度弱视 3例视力提高 1~ 2行 ,随访半年 ,疗效巩固。结论 :美多巴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7岁,因肢体不自主抖动2年加重伴幻视、夜间谵妄2天于99年3月19日入院。既往有脑动脉硬化史。98年3月始双手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走路前倾,面部缺少表情,说话缓慢,语言单调,面容呆板,大便秘结,经  相似文献   
994.
左旋多巴的强降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顺利进行左旋多巴原料药物的工业化大生产,了解左旋多巴的降解因素,为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药品储存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使用期内的化学稳定性。方法通过碱降解、氧化降解、酸降解、加热降解、光照降解等强制降解试验,测定其含量,考察左旋多巴的化学稳定性。结果左旋多巴在酸溶解静置7h和110℃加热15h条件下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放置5d和10d基本稳定,粉末颜色略有变黄;在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奈件下极不稳定。结论左旋多巴原料药物应该密闭,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995.
L—dopa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L-dopa治疗帕金森病(PD)疗效减退的机制及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以PC12细胞为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模型,利用PI/HO33342双染结合荧光显微镜技术、电镜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L-dopa对CPC12铁凋亡诱导作用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改变。结果50、100、150μmol/L不同浓度L-dopa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12.4%、24.4%、37.2%、PI/HO33342双染可区别凋亡,坏死和正常细胞,且可以见到染色质碎裂;电镜下可见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给予L-dopa处理后,Bcl-2的表达量减少,与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Bax的表达量增加,与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L-dopa诱导PC12细胞凋亡且呈量效关系,提示L-dopa可能是通过凋亡途径损害多巴胺神经元导致疗效减退,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Bcl-2/Bax的比值来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屈光参差性弱视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30例5~16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传统方法进行弱视治疗,观察组加服左旋多巴3个月,观察两组实验前、实验第1,2,3,6,9个月末的视力、对比敏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弱视眼①拥挤视力:第1个月提高有显著性。②对比敏感度:服药后1个月中低空间频率改善有显著性,高空间频率无变化。以上结果均保持到实验结束。观察组优势眼及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无变化。结论①服药1个月可改善拥挤视力。②左旋多巴可改善中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③服用左旋多巴3个月对优势眼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背景: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最主要的药物,但是长期应用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异动症等难以控制的运动并发症。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与纳米脂质体诱发异动症大鼠模型的行为学特点和纹状体区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蛋白磷酸化状态的改变。 方法:建立6-羟多巴胺偏侧毁损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25只成功造模大鼠随机分为3组,帕金森病生理盐水组(n=5),一般左旋多巴组(n=10),壳聚糖修饰的左旋多巴纳米脂质体组(n=10),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卡比多巴和左旋多巴、壳聚糖修饰的左旋多巴纳米脂质体治疗4周。 结果与结论:在行为学观察中,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分在脂质体组与一般左旋多巴组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升高,但脂质体组评分明显低于一般左旋多巴组(P < 0.05);纹状体区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的Thr-34位点磷酸化水平在一般左旋多巴组及脂质体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 0.05),但脂质体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一般左旋多巴组(P < 0.05)。提示壳聚糖修饰的左旋多巴纳米脂质体在防治帕金森病异动症方面可能有效。 关键词:左旋多巴纳米脂质体;壳聚糖;持续性多巴胺刺激;帕金森病;异动症;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2.008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疏筋解毒方结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常规使用西药左旋多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疏筋解毒方,8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9.
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起国内外学者对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进行了系统的药物动力学、安全性,耐药性等基础及临床研究,证明左旋多巴治疗弱视安全有效。本文就本院1997~2000年随诊的80例单眼弱视儿童应用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治疗,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