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621篇
  免费   19336篇
  国内免费   12649篇
耳鼻咽喉   1074篇
儿科学   3134篇
妇产科学   1990篇
基础医学   13197篇
口腔科学   2466篇
临床医学   32989篇
内科学   24709篇
皮肤病学   2248篇
神经病学   6266篇
特种医学   6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12947篇
综合类   77929篇
预防医学   20855篇
眼科学   1969篇
药学   54619篇
  400篇
中国医学   39545篇
肿瘤学   8061篇
  2024年   3016篇
  2023年   9605篇
  2022年   8015篇
  2021年   9480篇
  2020年   8433篇
  2019年   9248篇
  2018年   5101篇
  2017年   8572篇
  2016年   8976篇
  2015年   10186篇
  2014年   14511篇
  2013年   14624篇
  2012年   19268篇
  2011年   20631篇
  2010年   18906篇
  2009年   18355篇
  2008年   18925篇
  2007年   18286篇
  2006年   16896篇
  2005年   16615篇
  2004年   13614篇
  2003年   9414篇
  2002年   4937篇
  2001年   4388篇
  2000年   3650篇
  1999年   3154篇
  1998年   2370篇
  1997年   2007篇
  1996年   1301篇
  1995年   1215篇
  1994年   1020篇
  1993年   1026篇
  1992年   935篇
  1991年   859篇
  1990年   763篇
  1989年   713篇
  1988年   510篇
  1987年   390篇
  1986年   306篇
  1985年   170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γ-氨基丁酸A(GAB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丙泊酚组大鼠腹腔注射1%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6 mL/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麻醉后1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采用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及尼氏体(Nissl体)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ABA蛋白量表达。结果麻醉后,2组大鼠肛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2组大鼠逃逸潜伏期、总里程数逐渐减小,丙泊酚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逸潜伏期、总里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大鼠穿越平台区域次数、时间小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海马区Nissl体存在于细胞浆及树突,染色较深,神经细胞排列整齐,形态规则;丙泊酚组Nissl体消失,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破裂、丢失。丙泊酚组大鼠海马GABA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对大鼠认知功能有影响,并与海马区GAB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2.
8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7):614-618
目的通过RNA干扰抑制鼻咽癌5-8F细胞内源性原癌基因c-myc的过表达,观察c-myc过表达受到抑制后对5-8F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c-myc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5-8F细胞,建立稳定转染干扰组细胞5-8F/si-c-myc;同法建立阴性对照组细胞5-8F/si-control,并以5-8F为空白对照组细胞;通过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myc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鉴别干扰效果;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干扰前后对5-8F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干扰前后对5-8F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干扰前后对5-8F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干扰细胞组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细胞生长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干扰内源性c-myc的siRNA能显著抑制5-8F的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增殖,c-myc基因有可能成为鼻咽癌基因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48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另选3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测量研究者身高、体质量参数,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检测空腹血糖浓度(FBG)、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ELISA方法测定血清25-(OH)D3浓度,计算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用于评价胰岛素抵抗性,量化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I)用于评价胰岛素敏感度,并分析FI、HOMA-IR、QUICKI及IGF-1与血清25-(OH)D3浓度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BMI及FB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FI、HOMA-IR、QUICKI、25-(OH) D3及IGF-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PCOS组FI和HOMA-IR与血清25-(OH)D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UICKI和IGF-1水平与血清25-(OH)D3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IR可能与血清中维生素D缺乏有关,而IGF-1分泌减少又可能是导致PCOS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4):270-273
[目的]探讨牛蒡苷(ARC)对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T.g.HSP70)诱导弓形虫感染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KM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RC组、磺胺嘧啶钠阳性对照(PC)组.于弓形虫感染后第4d起给予药物治疗,连续5d.感染后第7d腹腔注射给予T.g.HSP70,次日末次给药4h后采集颈动脉血处死小鼠,取肝称质量,计算肝脏指数;采用比色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血小板活化因子(PAF-AH)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水平和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ARC组和PC组ALT,AST水平和MDA,IL-1β,TNF-α含量及PAF-AH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ARC组与PC组上述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C对T.g.HSP70诱导弓形虫感染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m6A)去甲基化酶ALKBH5与弱精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精液标本30份,包括弱精症患者与健康者精液标本各15份,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精子,使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LC-MS/MS)检测精子RNA的m6A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LKBH5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弱精症患者m6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ALKBH5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活动度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KBH5相对表达水平与前向运动精子数和非前向运动精子数呈正相关(r=0.512、0.377,P<0.05),与不动精子数呈负相关(r=-0.497,P<0.05);m6A与前向运动精子数和非前向运动精子数呈负相关(r=-0.442、-0.425,P<0.05),与不动精子数呈正相关(r=0.528,P<0.05)。结论在弱精症患者中,m6A及其去甲基化酶ALKBH5与精子活动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88.
8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57-59+64
目的探究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酮替芬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水平和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FEV1水平和PE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酮替芬联合氯雷他定治疗不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其机制可能与提高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