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1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60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17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48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412篇
内科学   121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6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93篇
综合类   3284篇
预防医学   92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092篇
  14篇
中国医学   806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39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512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MN9202对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戈  贾敏 《医学争鸣》1998,19(5):571-573
探讨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MN9202对家兔小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兔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夹再灌注,复制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夹闭45min后给实验组iv MN9202,手术对照组和休克组给予等量的助溶剂。  相似文献   
42.
实验猪小肠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猪小肠移植为模型,应用图像分析仪显微形态测量观察测量了移植前后肠粘膜结构。定量评价小肠急性排异反应的形态变化,评价免疫抑制剂对急排的作用。结果显示:小肠急排发生在术后5天,排异反应中肠粘膜形态、炎症程度及类型均有显著变化。免疫抑制剂可显著减轻急排,但不能防止排异反应的发生。形态计量检测结果可作为排异反应的早期指标,并可动态地监测排异反应的发展,指导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6例误诊分析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外科(516100)林俊荣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510120)陈伟强小肠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较少见,由于病情隐匿,多于出现并发症后才就诊,误诊率较高。陈易人等收集国内125篇小肠肿瘤的报道,...  相似文献   
44.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回顾性分析34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CT表现。病变包括腺癌16例,平滑肌肉瘤12例,淋巴瘤6例。CT扫描能明确肿瘤向腔内和腔外侵犯的程度,清晰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等,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鉴别诊断应包括小肠良性肿瘤、炎性病变和转移性肿瘤等。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道我院1981年8月~1986年10月间收治的4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本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68岁。其中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36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者7例,空肠10例,回肠24例。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无一定规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且目前尚缺乏简便可靠的诊断措施,往往导致诊断延误。本文就本病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与诊断,误诊原因及辅助诊断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6.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法,研究羊小肠吸收机能状态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处于吸收机能状态的毛细淋巴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的周围无基或基膜连续。内铍细胞间连拉形式复杂,最多于复杂的多突起交错连接。无论何加接形式。其相接处均极为紧密,未见呈开放状态。内皮细胞的胞质胞质内有大量的囊泡,内皮表面的胞饮和胞吐现象极为显著。毛细淋巴管的吸收机制很可能或主要是通过管壁内皮细胞的胞饱吐及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47.
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治体会宋世兵,颜志生,李强,侯纯升本文总结分析了15例急性小肠出血病人病因及诊断体会。术前核素扫描与术中纤维内镜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本组13例行手术治疗,1例死亡,2例术后复发小肠出血。临床资料1986年至1994年,我院...  相似文献   
48.
49.
CT在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诊治中,对肠绞窄、肠扭转等并发症很难做出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依靠临床症状、体征、腹平片或其他检查做出诊断,往往为时已晚,因此许多作者主张早期手术,以降低病死率。近年,随着CT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对小肠梗阻的部位、原因能做出诊断并能发现早期肠绞窄和肠粘连所致肠扭转。本文通过对我院粘连性小肠梗阻病例的分析,探讨CT在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