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63篇
  免费   5400篇
  国内免费   1715篇
耳鼻咽喉   372篇
儿科学   4690篇
妇产科学   629篇
基础医学   2639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19266篇
内科学   5504篇
皮肤病学   250篇
神经病学   831篇
特种医学   27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3383篇
综合类   42095篇
预防医学   13013篇
眼科学   272篇
药学   23666篇
  291篇
中国医学   18491篇
肿瘤学   916篇
  2024年   522篇
  2023年   2287篇
  2022年   2783篇
  2021年   4885篇
  2020年   7934篇
  2019年   3184篇
  2018年   1264篇
  2017年   3095篇
  2016年   3328篇
  2015年   3781篇
  2014年   7465篇
  2013年   6974篇
  2012年   8004篇
  2011年   8886篇
  2010年   7989篇
  2009年   6978篇
  2008年   6976篇
  2007年   6793篇
  2006年   6257篇
  2005年   6726篇
  2004年   6905篇
  2003年   7167篇
  2002年   4447篇
  2001年   2750篇
  2000年   1872篇
  1999年   1706篇
  1998年   1529篇
  1997年   1488篇
  1996年   1182篇
  1995年   1036篇
  1994年   844篇
  1993年   514篇
  1992年   414篇
  1991年   381篇
  1990年   307篇
  1989年   322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自2019年12月在武汉爆发以来,国内迅速播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极大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党中央和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亲自决策,亲自指挥,要求对疫情依法科学有序联防联控,全国上下,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积极投入到这场战"疫"之中。该病传染性极强,重症患者较多,死亡患者剧增,早诊断是关键。核酸检测属于病原微生物检测,是早诊之金标准,直接影响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整体实施。采取核酸检测和影像学肺炎检查相结合、中西医救治并重的综合防控措施,终于促使湖北及武汉疫情达到了可控状态,其他省市疫情取得了个体化战果。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是患者临床治愈标准的主要部分,只有核酸检测阴性才能出院,继续进行为期2周的出院后康复隔离观察,但有些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即所谓的"复阳"现象。本文从理论、文献、临床的多维度对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转阴-复阳现象进行了科学分析,对复阳的可能原因及是否具有传染性提出来客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正文:小儿遗尿症是指 5 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后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1]。该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完善,部分患儿病情可以逐渐缓解,但仍有部分患儿遗尿会延续到成人,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小儿遗尿症病因尚不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患儿排尿机能发育迟缓、睡眠觉醒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药物治疗采用抗利尿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但存在不良反应大、易复发等弊端[2];行为治疗则是采用膀胱功能锻炼,患儿依从性差。古今许多医家认为遗尿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引起水液代谢、固摄障碍所致[3]。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有独特的优势,不但能减缓患儿的病情,还能调理其体质[4]。刘月婵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四十余年,在诊治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巧用内外兼治之法,往往效如桴鼓。现将刘月婵主任诊治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联合快速培养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12~2018-11期间我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56例设为试验组,均经X线检查证实,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1例设为参照组,均实施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检测,统计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单一及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结果,比较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单一及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价值。结果:经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176例,经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208例,经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真阳性249例;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准确性97.31%、诊断特异性97.56%、诊断灵敏性97.27%较单一检测高(P0.05)。结论:咽拭子标本FQ-PCR技术、快速培养法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利于疾病早期诊疗及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加以分享和阐述。方法选择我院儿科病房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使用静脉留置针患儿110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2.5±1.7)岁,男73例,女37例。根据症状、体征和临床诊断,均满足静脉输液的标准。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3~12 d,平均保留时间(3.9±1.4)d。结果 110例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患者,穿刺成功103例,成功率93.6%。使用过程中,发生液体外渗12例,占全部病例的10.9%;发生留置针脱出5例,占全部病例的4.5%;发生穿刺点红肿2例,占全部病例的1.8%。通过及时的护理处置,无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症状好转并消失。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提高,在护理过程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05.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非典型病原体,能导致包括咽炎、气管支气管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它也与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密切相关。在其定植期间,肺炎支原体表达独特的ADP-核糖基化和空泡细胞毒素,被称为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ARDS)毒素。在CAP患者,哮喘患者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创伤患者中,CAR DS毒素持续存在并定位于气道中,目前研究已明确CARDS毒素与特定的细胞受体结合,被内化,并且诱导气道高反应性,黏液增生和其他气道损伤。但它在细胞内转运的机制仍不清楚。本综述的结果提示CARDS毒素通过早期和晚期细胞核内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转运,并集中在核周区达到内质网(ER)。使用ER靶向的SNAP标签证实了CARDS毒素与ER的关联,并确定CARDS毒素遵循逆行途径。此外,研究发现确定了一种新的CARDS毒素氨基酸指纹KELED,这是毒素转运到ER所必需的,即介导细胞毒性的毒素。  相似文献   
106.
从武汉抗疫中医药的投入使用情况,反思现代临床和国人所呈现出的中医药文化认同和就医习惯,探索其历史文化根源及社会因素与医学发展的内在关联。回顾历史,中医屡次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如今大疫当前,中医药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新时代探讨如何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医药原创优势,形成中医药学科优势整体化呈现的新模式医学,对提升全社会的中医药认知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是生态环境系统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以重庆市为例,分析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现状,找准应急处置和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应急处置管理认识、处置政策、处置技术、处置监管、处置评估、应急价格、应急宣传等7方面提出应对具有高感染性病毒疫情废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依然严峻,医院感染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及时解决医院感染防控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对策,是防止COVID-19疫情在医院蔓延的重要举措。方法针对COVID-19感染防控的难点,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和医院防控实践,提出解决对策。结果本文从医院应急防控组织体系的建立、筛查流程的制定、医护防护用品分配、发热患者的处置、应急处置流程的制定、保障一线医务人员六个方面遇到的防控难点与解决对策进行解析。结论面对COVID-19疫情感染防控,各医院应尽早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优化原有的感控工作,并及时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难点,集中资源开展科学、规范、有序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支原体感染对患儿肺外器官感染损害较大,而维生素D与损伤程度具有一定关系,本研究探讨血清维生素D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肺外器官损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01-01-2018-10-31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是否出现肺外器官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2例,对照组62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不同损害部位之间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水平为(41.27±5.36)ng/mL,低于对照组的(64.38±8.2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95,P<0.001。患儿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38.92±4.26)、(41.12±4.36)、(42.77±5.36)、(41.55±4.58)、(42.64±5.17)和(44.18±4.58)ng/mL,其中心血管系统维生素D水平最低,泌尿系统维生素D水平最高,F=2.649,P=0.027。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损害儿童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受损器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