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14篇
  免费   4240篇
  国内免费   2105篇
耳鼻咽喉   775篇
儿科学   619篇
妇产科学   2693篇
基础医学   2998篇
口腔科学   1180篇
临床医学   15151篇
内科学   4273篇
皮肤病学   879篇
神经病学   1128篇
特种医学   26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10861篇
综合类   31899篇
预防医学   9012篇
眼科学   1857篇
药学   13407篇
  165篇
中国医学   10819篇
肿瘤学   4523篇
  2024年   633篇
  2023年   2336篇
  2022年   2114篇
  2021年   2563篇
  2020年   2568篇
  2019年   2700篇
  2018年   1322篇
  2017年   2349篇
  2016年   2648篇
  2015年   3218篇
  2014年   5547篇
  2013年   5355篇
  2012年   6919篇
  2011年   7698篇
  2010年   7129篇
  2009年   6638篇
  2008年   7191篇
  2007年   6558篇
  2006年   5678篇
  2005年   5807篇
  2004年   4737篇
  2003年   4091篇
  2002年   3518篇
  2001年   3101篇
  2000年   2467篇
  1999年   1910篇
  1998年   1533篇
  1997年   1424篇
  1996年   1256篇
  1995年   1077篇
  1994年   808篇
  1993年   455篇
  1992年   386篇
  1991年   369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289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究慢性和急性游泳运动对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和高脂组(90只,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从高脂组中筛选出体重上游1/3大鼠(30只)并随机分为3组:高脂安静组、高脂慢性运动组和高脂急性运动组,每组10只,高脂饲料再喂养8周,并根据运动方案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继续喂食普通饲料8周。运动干预后,取内脏脂肪组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EK和ERK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慢性运动干预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大鼠的体重、内脏脂肪质量和脂体比(P<0.01),急性运动对大鼠体重、内脏脂肪质量和脂体比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运动干预均显著改善了机体胰岛素敏感性(P<0.05),降低了脂肪组织MEK和ERK1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运动改善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抑制脂肪组织中MEK和ERK1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健骨活血汤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和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每组24例。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采用Stryker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采用健骨活血汤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前臂旋转范围、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Mayo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前臂旋转范围(131.51±11.45)°、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120.14±24.24)°、Mayo功能评分(94.56±2.21)分、生存质量评分(96.19±2.99)分均高于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的(113.56±13.21)°、(100.19±24.24)°、(86.55±2.77)分、(83.24±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支架固定+中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常规手术支架固定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4,P<0.05)。结论健骨活血汤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3.
张华 《江苏中医药》2020,52(9):58-58
正灼口综合征(BMS)主要见于绝经后女性,临床表现为持续口内烧灼感,现代医学尚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1例,效果明显,兹报道如下。1 典型病例陈某,女,56岁。2019年6月17日初诊。患者舌痛1月,多饮、多尿5月余。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多饮、多尿,至当地社区查血糖升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1月前开始出现口腔灼热,咀嚼时自觉舌体疼痛,有嚼辣椒感,口苦口黏。口腔科门诊检查:口腔黏膜外观正常,无溃  相似文献   
104.
<正>间歇性外斜视(intermittent exotropia)是指视轴常常分开,当远视物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融合性集合幅度,即产生外斜,当近视物时,可保持正位[1-2]。发病时,该病多先出现外隐斜,即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发病初期,仅在看远时发生,而随着病情的进展,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有所增加,最后出现看近物时亦可出现外斜。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好发于儿童早期,其发病率高达1%,占斜视的80%左右[3]。导致该病的病因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病灶内血管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长庆石油勘探局矿区服务事业部职工医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疾病组,并选取7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纳入对照组。比较疾病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阴道超声血流灌注定量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及微血管密度检测(MVD)。并分析血流灌注定量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IMAX、RT、TTP、mTT和AUC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血流灌流定量参数中的IMAX和AUC,以及MVD随宫颈癌分期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IMAX和AUC与MVD之间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超声造影定量参数ROC曲线分析显示,IMAX、AUC、mTT、RT和TTP等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 7,其中IMAX最高为0. 974,临界值为17. 27,AUC其次为0. 920,临界值为613. 83。结论采用阴道多普勒超声进行血流灌注定量检查能够反映宫颈癌病灶血流情况,能够反映病灶处微循环情况,对临床中诊断和病理分期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对比外固定与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在夏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接受外固定治疗,B组接受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优良率为74.00%(37/50),B组优良率为54.00%(27/50)。A组治疗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00%(13/50)。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效果优于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7.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类主要成分,是正常生理情况下组织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介质;在多种血液肿瘤研究中发现外泌体是骨髓微环境各成分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载体,由于其广泛存在并含有特定的核酸、蛋白等分子,外泌体被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载体,在血液肿瘤诊治中的重要性近年正逐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癌外放疗后影响生化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了外放射治疗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术前均未接受内分泌或其他治疗。年龄51~87岁,平均(72.79±7.32)岁;初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469~1 000μg/L,30.0μg/L者23例,≥30.0μg/L者11例;临床分期T_(1c)~T_4期;前列腺体积20.08~82.79 mL,平均(37.37±17.92) mL;放射剂量为1 800~7 000 cGy,平均(4 599.41±1 095.68) cGy;术后最低PSA为0~1 000μg/L,平均(70.11±214.63)μg/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为0.02~46.82 ng/mL~2,平均(3.74±8.17) ng/mL~2;1例联合使用粒子植入治疗,34例均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分析无生化复发率与初始PSA值、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前列腺体积、外放射剂量、术后最低PSA及PSAD的关系。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随访时间2~38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平均16.66个月。10例出现生化复发。3年无生化复发率为45.2%。PSA30μg/L组的无生化复发率高于PSA≥30μg/L组(P=0.020);放疗后最低PSA2μg/L者无生化复发率优于最低PSA≥2μg/L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Gleason评分≤7分者无生化复发率优于7分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初始PSA、Gleason评分、术后最低PSA与生化复发密切相关;前列腺体积、T分期、PSAD表现了与生化复发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9.
110.
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炎症、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近年研究发现阴道微生物菌群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局部免疫系统与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正常女性的阴道微生态环境由多种微生物构成,其中乳杆菌对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生率位居第一,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感染HPV者均患宫颈癌,其病因为多因素综合作用。因乳杆菌变化导致的阴道疾病与HPV感染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宫颈疾病的发生、进展,系统有效的阴道微生态环境检测对及时调节阴道微生态平衡非常重要。阴道微生物菌群与宫颈疾病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综述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