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85篇
  免费   2527篇
  国内免费   2482篇
耳鼻咽喉   267篇
儿科学   263篇
妇产科学   191篇
基础医学   2765篇
口腔科学   930篇
临床医学   5435篇
内科学   3151篇
皮肤病学   276篇
神经病学   614篇
特种医学   19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3506篇
综合类   19487篇
预防医学   3601篇
眼科学   701篇
药学   6720篇
  65篇
中国医学   14931篇
肿瘤学   925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644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652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693篇
  2016年   879篇
  2015年   1079篇
  2014年   2124篇
  2013年   2325篇
  2012年   3058篇
  2011年   3501篇
  2010年   3153篇
  2009年   3110篇
  2008年   4801篇
  2007年   3633篇
  2006年   3170篇
  2005年   4220篇
  2004年   3473篇
  2003年   4616篇
  2002年   4301篇
  2001年   3324篇
  2000年   2240篇
  1999年   1490篇
  1998年   1140篇
  1997年   1053篇
  1996年   881篇
  1995年   986篇
  1994年   744篇
  1993年   417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386篇
  1990年   314篇
  1989年   362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病毒性心肌炎(VMC)近年发病呈上趋势,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中医药在治疗方面有很好的优势,目前学者们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方面作了很深入的工作,现就中药抗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香丹骨折端注射促进骨痂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实验材料动物:新西兰大白兔38只,体重(2·10±0·39)kg,雌雄各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药物:香丹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伤科接骨片:大连美罗中药厂有限公司;庆大霉素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2实验方法2.1兔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新西兰白  相似文献   
103.
1实验材料BS110S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0.1mol/L硫代硫酸钠液;0.1mol/L碘液;其它试剂均按药典配制。所用药材均为市售品,粉碎过40目筛。2实验方法2.1总糖测定精密称取5g药材粉末置锥形瓶100ml中加水150ml润湿于沸水  相似文献   
104.
血液检测实验室ELISA试剂的选择评价;应用EP10-A对Bayer脱氧吡啶酚试剂盒的评价;选择性抑制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诊断试剂盒评价;不饱和铁结合力试剂盒的方法学评价;5种结核抗体试剂盒的比较;卵黄甘露醇高盐琼脂鉴别培养基的研究;CHROMager显色培养基分离沙门菌的初步应用和评估;Ⅱ级(层流式)生物安全柜标准(NSF-492002)简介。  相似文献   
105.
Leber先天性黑蒙(LCA)是导致婴幼儿先天性盲的严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近年发现,数种与LCA相关的致病基因,主要包括GUCY2D、RPE65、CRX、AIPL1、RPGRIP1和CRB1,其功能涉及视网膜光电信号的传导、维生素A在视网膜的代谢、光感受器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发育、蛋白的转运和分布等。针对RPE65的基因治疗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将是未来LCA临床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本就当前LCA的致病基因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性损害,瘙痒剧烈,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特点。部分患者经治疗在短期内可缓解症状,但大部分患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其病因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侵淫肌肤所致。故此类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可能与大气及环境污染和食物添加剂的广泛应用等有关,临床中因很多病人找不到病因,给预防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此类疾病中寻找致敏原是诊疗中的关键,2005年我们对82例湿疹患者进行了皮肤过敏原检查,通过检测以期达到治疗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在此项研究中用低温(5℃)-缺氧(428mmHg)-抑制模型(C—H—R)评价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干叶水提取物对大鼠剂量相关性适应原活性;还用大鼠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  相似文献   
110.
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通过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形成两种主流理论,即“前向血流学说”和“后向血流学说”。后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形成是由于门脉血管阻力(Rpv)增加,即门脉系统被动充血所致;前向血流学说认为门脉高压的始动因子是Rpv增加,随着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门脉压力(Ppv)下降,但接踵而来的肠系膜血管高动力循环及内脏主动充血,导致门脉血流量(Qpv)增加,后者决定了门脉高压的持续存在。近年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