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129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44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为了迎接药王孙思邈国际文化节即“2004年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的胜利召开(10月26日~10月28日),禹州药市的商户们个个笑逐颜开,因为这次大会主要是打造药王品牌,把禹州传统的中药饮片、饮品传扬出去,给国内外的客商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机会。本期大批货源走动依然平淡,小批量交易活跃,多数品种的价格保持平稳,价格发生变化的药材品种较少,具体行情走动如下:  相似文献   
22.
赵默 《自我药疗》2014,(10):82-83
题记:她至今三十二载从医,圆了母亲未尽的医学梦,更是为无数病患点亮了双眼的明灯。她自诩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医者,但是多年来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为患者找寻最佳的治疗方案,被无数患者赞誉。她真正诠释了医德的真谛,正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所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相似文献   
23.
孙思邈所著《千金方》涉猎极广,堪称唐代医学百科全书。书中虽未对抑郁症作专门阐述,但有许多相关证候的防治方法,如养性、食治、针灸等。本文从养性防病、食治为先、针药治郁、心理辅疗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为抑郁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4.
孙思邈结合前代医家对于消渴的认识,提出消渴的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导致浊邪停滞,郁而化热,耗伤津液或五劳、七伤、六极等导致气血精津等精微物质过度损耗,导致燥热内盛、津液亏虚引发消渴。症见口渴、多食、多尿、心烦、少气乏力甚至痈疽等,且其在阳气盛的季节更容易发病,脉象多见直前而中见散绝者,其中脉象数大、实大,或脉象沉小多预后较好,而脉象见细小而浮短、弦小而坚急,或实坚而大则预后较差。治疗以知母、瓜蒌、人参、泽泻等草木类药物为主,方选如猪肚丸等,以清热养阴生津为主,辅以鹿头、羊脑、黄雄鸡等食疗之法,并酌情针灸选穴。并强调应通过少饮酒、少食咸品、面食、慎房事等预防消渴发生。  相似文献   
25.
周治 《现代养生》2011,(6):36-36
孙思邈(581~682年)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养生学家。他在养生中提出的"三少"(即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养生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26.
蓝晟 《现代养生》2012,(11):28-29
四面对《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孙思邈的《孙真人养生法》、《孙思邈卫生歌》,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万全的《养生四要》,曹慈山的《老老恒言》,以及散落于道藏、佛经、武功、民间等汗牛充栋的典籍和民间口传心授的养生之法,到底如何入手,到底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27.
药王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亦贡献巨大,在病因、临床症状、治疗、饮食疗法都有新的创意,突破了唐朝以前治疗糖尿病多从肾虚立论的框架,提出了以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为治疗大法,至今仍有效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8.
"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孙思邈关于医德医术修养的专论,也是我国古代第一次系统全面论述医德修养的文章。孙思邈关于医德修养的论述,既符合儒家的仁爱思想,又包含道家"少私寡欲"的成分。他的医德主张与儒道思想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对后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医患关系复杂的今天,孙思邈的医德思想仍具有引导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29.
医学是“人学”,其固有的人文属性赋予了医学应有的温度。然而,在医学检测技术和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医务工作者更多关注于疾病而忽略了人文关怀,成为患者负担加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美德,孙思邈“大医精诚”医德思想即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其医德思想中“大医精诚”的道德伦理、“慎独勤勉”的行医态度、“仁怀天下”的价值观念和“诚信求真”的职业品行,在当下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是开展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良好素材。这对于培养“精”“诚”兼备的医学生、践行医卫事业初心、弘扬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0.
我国医学史上,唐代医家孙思邈是第1位麻风病专家。孙思邈所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总称《千金方》),总结了唐以前有效治疗麻风的经验,通过分析《千金方》所载麻风病名源流、相关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药食宜忌、预防方法等,为临床治疗和预防传染类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