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38篇
  免费   8410篇
  国内免费   4501篇
耳鼻咽喉   850篇
儿科学   734篇
妇产科学   8943篇
基础医学   6671篇
口腔科学   1183篇
临床医学   34199篇
内科学   9983篇
皮肤病学   1069篇
神经病学   3108篇
特种医学   90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6篇
外科学   29161篇
综合类   79007篇
预防医学   20311篇
眼科学   2627篇
药学   31168篇
  496篇
中国医学   18664篇
肿瘤学   5463篇
  2024年   1230篇
  2023年   4423篇
  2022年   3971篇
  2021年   5473篇
  2020年   5559篇
  2019年   6252篇
  2018年   2755篇
  2017年   5733篇
  2016年   6299篇
  2015年   7008篇
  2014年   12842篇
  2013年   13235篇
  2012年   16162篇
  2011年   17351篇
  2010年   16340篇
  2009年   15350篇
  2008年   17062篇
  2007年   15392篇
  2006年   13781篇
  2005年   13998篇
  2004年   11159篇
  2003年   9854篇
  2002年   8160篇
  2001年   7121篇
  2000年   5240篇
  1999年   3913篇
  1998年   3318篇
  1997年   2963篇
  1996年   2605篇
  1995年   2136篇
  1994年   1629篇
  1993年   1049篇
  1992年   823篇
  1991年   781篇
  1990年   558篇
  1989年   674篇
  1988年   221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 分析并探讨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使用钢针进行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钛板进行内固定 术治疗.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处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骨折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4%,观察组患者骨折处功能恢复 优良率92%,观察组患者骨折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 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用于跟骨骨折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跟骨骨折处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 低,疗效确切且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二次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应用,以便制定合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100例二次疤痕子宫引产中期要求终止妊娠手术的患者的综合材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羊膜腔注射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发动宫缩时间,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情况,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在判断宫颈评分情况观察组1~3分低于对照组,4~6分与>7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发动宫缩时宫颈情况明显改善;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用药至排胎时间、手术时间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并发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二次疤痕子宫引产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缩短宫缩发动与整个手术时程,减少患者痛苦,术后并发症较少,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情况较少,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64.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级别的划定严重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而生长方式的特殊性又要求使用活检以外的方法来确定级别,以此可以减轻部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认为磁共振成像的各种功能检查对术前胶质瘤分级有一定帮助。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技术均不断推陈出新,磁共振功能成像也不例外。未来磁共振功能成像必将成为术前胶质瘤分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检查时间也会急剧缩短。  相似文献   
65.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 CCO)技术是一项经肺温度热稀释和动脉脉搏轮廓分析联合应用的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尤其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传统容量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相比,其容量性指标胸腔内血容积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能更准确、可靠地反映患者的容量状态,从而实施精细、优化的液体管理,在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方面展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66.
<正>椎管内麻醉是临床外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具体可分为硬脊膜外腔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等方式,但临床发现,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发生神经损伤、硬膜外腔血肿等神经并发症,对患者的神经损伤较大,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本文主要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发生神经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发生原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04—2013-04于我院接受椎管麻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疑似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良恶性SPN的高分辨CT征象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CT检查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SPN,包括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5例;高分辨CT诊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44例,CT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93.33%,诊断准确率为93.75%。恶性结节患者的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显示率均高于良性SPN组,而钙化显示率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SPN的形态分布及影像特征.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68.
1病例报告患者,51岁,因排尿困难1月,外院诊断盆腔肿物7天于2018年7月16日入我院妇科就诊。患者于当地医院诊断盆腔肿物予留置导尿对症治疗,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体健,月经规律,G5P1,2011年,因“子宫肌瘤”于外院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未定期复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子宫颈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子宫颈上方可触及成人头大小结节,活动差。双侧附件区软,未触及明显异常。盆腔超声检查示:子宫颈左侧可见团块样低回声,范围约13.5 cm×11.4 cm×10.1 cm,轮廓较清晰,其内可见短条状星点状血流。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于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行LEEP术的患者共142例,其中绝经组40例,未绝经组102例。收集2组患者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其活检病理结果、LEEP术后病理结果、切缘病变情况,并将上述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组患者阴道镜下宫颈转化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58,P=0.000)。绝经组阴道镜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符合率为50.00%(20/40),未绝经组符合率为51.96%(53/10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0.854)。绝经组1例LEEP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癌,未绝经组1例LEEP术后病理升级为原位腺癌。绝经组术后病理切缘阳性8例(20.00%),未绝经组术后病理切缘阳性16例(15.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537)。2组患者术后TCT检查比较及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EEP手术适用于宫颈无明显萎缩的绝经后妇女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以避免对宫颈病变的漏诊和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球囊支架与宫内节育器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19-03间新郑市中医院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的64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017-04—2018-03间入院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TCRA术后常规置入宫内节育器;选取2018-04—2019-03间入院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TCRA术后放置球囊子宫支架。术后均应用人工周期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3个月内月经恢复总有效率及再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3个月内月经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接受TCRA的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应用球囊子宫支架,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出血量和降低再粘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