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93篇
  免费   1140篇
  国内免费   479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385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4803篇
内科学   2757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334篇
特种医学   20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2147篇
综合类   7143篇
预防医学   923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2358篇
  43篇
中国医学   474篇
肿瘤学   107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541篇
  2021年   715篇
  2020年   732篇
  2019年   723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716篇
  2015年   780篇
  2014年   1336篇
  2013年   1382篇
  2012年   1877篇
  2011年   1984篇
  2010年   1739篇
  2009年   1796篇
  2008年   1579篇
  2007年   1536篇
  2006年   1377篇
  2005年   1244篇
  2004年   1086篇
  2003年   828篇
  2002年   683篇
  2001年   602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和静吸复合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3mg/kg、静吸复合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诱导后,置入LMASupreme喉罩行机械通气。咪达唑仑组应用0.1—0.2mg/(kg·h)咪达唑仑持续输注,静吸复合组1%~3%七氟醚持续吸入。2组均分别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0.4ug/(kg·min)、罗库溴铵0.15mg/(kg·h)维持麻醉。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T0)、置入喉罩前1min(T1)、置入喉罩即刻(T2)、股动脉穿刺时(T3)、动脉瘤栓塞时(T4)、拔除喉罩即刻(T5)、拔除喉罩后10min(T6)的生命体征;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评估患者拔除喉罩后改良Geller和Freye清醒评分情况。结果与T0比较,2组患者T1~T4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明显下降[咪达唑仑组(78±10)、(76±13)、(77±9)、(79±11)mmHg(1mmHg=0.133kPa)比(97±11)mmHg;(71±6),(69±5)、(70±9)、(72±10)次/min比(83±10)次/min;静吸复合组(70±12)、(73±12)、(73±15)、(72±12)mmHg比(98±10)mmHg;(69±9),(70±6)、(70±8)、(71±5)次/min比(80±9)次/min](均P〈0.05),与静吸复合组比较,T1时咪达唑仑组MAP升高[(78±10)mmHg比(70±12)mmHg](P〈0.05),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组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时间以及清醒评分达6分时间明显短于静吸复合组[(2.9±0.6)min比(7.1±1.3)min、(4.1±1.2)min比(12.7±2.2)min、(6.1±1.4)min比(15.3±3.1)min](P〈0.05),拔除喉罩后清醒评分咪达唑仑组低于静吸复合组[(0.3±0.1)分比(0.6±0.1)分,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可控性好,苏醒快速、完全、平稳。  相似文献   
99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因头颈部疼痛5 d加重伴阵发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d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颈部疼痛,在门诊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疼痛未缓解,第4日夜间始出现右侧肢体阵发性麻木、无力,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次日上午多次反复发作上述症状,入院后右侧肢体瘫痪、言语正常,入院查体:BP 140/90 mmHg,神志清醒,右上肢肌力5级弱,右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低,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四肢深浅感觉无异常,共济试验稳准,右侧巴氏征阳性。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等病史。诊断为: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ehemic attack,TIA)。②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超早期)。预行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术,明确责任病变血管,行机械取栓术,必要时行药物溶栓术,术中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以远长节性闭塞,考虑为颈动脉夹层(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s, ICAD)可能性大,给予尿激酶20万U溶栓后,远端血管部分再通,术后2 h患者右下肢肌力恢复至3级。最终诊断为:①颈动脉夹层。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脑梗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主动脉夹层1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超声心动图提供DeBaKeyI型10例, DeBaKeyII型1例, DeBaKey III型7例。中度或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有4例假腔内附壁血栓形成。9例可见左心室内径扩大,3例合并左室收缩功能减低。4例可见少量心包积液。结论在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具有方便、快捷、可重复对照等特点,对识别困难的胸痛或腹痛提供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可以评估主动脉夹层对主动脉瓣、左室大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对分支血管的累及情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高动力疗法在经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 60例经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行高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仅有2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血管痉挛,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发现,56例患者可以生活自理,占93.33%,其余4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占6.67%,无死亡病例。结论 将高动力疗法应用于经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因脑血管痉挛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而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脑动脉瘤介入栓塞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质量。方法对74例脑动脉瘤患者均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7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术后8例患者继发脑血管痉挛,经对症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经过0.5-2年的随访,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4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将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经治疗后,所有患者中出现并发症4例(8.33%)。所有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与随访半年比较,随访1年患者的PF、RP、RE得分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较好,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7.
赵雪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194-195,198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和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6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开颅夹闭治疗组)38例和B组(血管栓塞组)38例,比较两组中不同Hunt-Hess分级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不同Hunt-Hess分级者GOS 5分者的比例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夹闭和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血管栓塞的安全性相对更高,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998.
《健康管理》2015,(1):46-48
<正>心血管流感冬季寒冷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但你知道吗?有些治疗感冒的用于控制症状的非处方药也可能升高血压和损伤肾脏。造成这种损害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伪麻黄碱和其他治疗感冒的成分。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消息,流感可对高血压人群产生严重的健康风险,相比于其他慢性病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有可能死于流感。因此控制这些人群的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也有必要知道感冒治疗药物的潜在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杜斌  方向  李娟  彭洪海 《中国医药科学》2015,(4):173-175,193
目的探讨颅内真性后交通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病房自2010年1月~2014年3月通过血管介入治疗的真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共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及出院前颅脑CT证实无脑积水发生,1例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死亡。结论真性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有确切疗效,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支架象鼻内球囊阻断联合浅低温停循环、双侧脑灌注技术与传统孙氏手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孙氏手术治疗的81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操作方式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按照传统孙氏手术方式处理主动脉弓部,在肛温25℃停循环选择性脑保护。改良组采用支架象鼻内球囊阻断联合浅低温停循环、双侧脑灌注技术,在肛温30℃停循环,支架象鼻内球囊阻断后立即恢复全流量灌注。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并进行比较,探讨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传统组(55例)术后死亡4例,改良组(26例)死亡1例。术后昏迷、截瘫、CRRT使用率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术后短暂性神经系统并发症传统组显著多于改良组。传统组与改良组的停循环时间[26.6±2.1&2.6±1.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49.4±22.6&101.2±13.6min]、体外循环时间[222.2±35.8&187.7±36min]、手术时间[482.4±36.1min&101.2±13.6min]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与改良组的围手术期输注红细胞[(6.7±3.4 U) &(3.6±3.7 U)]、术后清醒时间[(17.6±9.8h)&(7.2±4.3h)]、机械辅助通气时间[(61.1±13.3 h) &(31.0±9.4 h)]、 ICU停留时间[(5.5±1.6d)&(3.1±1.1 d)]、住院时间[(20.8±2.1d)&(12.7±2.4d)]、术后肾功能改变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围术期红细胞用量明显少于传统组,术后恢复优于传统组。结论:采用支架象鼻内球囊阻断联合浅低温停循环、双侧脑灌注技术能明显缩短停循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输血,术后康复快及可以更好的保护全身脏器,在合适病例中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