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目的观察小切口大汗腺腺体剥离术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大汗腺腺体剥离术,取与腋皱襞平行的、长约3 cm、宽约0.5 cm的梭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皮下组织和浅筋膜层之间向两侧分离。直视下整块清除大汗腺、毛囊及皮下组织。腋下切口做皮内缝合,局部弹力绑带加压固定,5 d拆除固定。结果术后57例基本无味,3例轻度异味。手术后并发单侧皮瓣下血肿2例,其中1例局部皮瓣坏死,经清创换药后痊愈;其余患者均Ⅰ期愈合,术后局部瘢痕不明显,无瘢痕挛缩,对上肢活动无影响。结论小切口大汗腺腺体剥离术与其他腋臭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瘢痕隐蔽的优点;与涂药、激光等非手术方法相比具有疗效彻底、不易复发的优点,是目前根治腋臭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2.
患者女,45岁. 主诉:外阴肿物6年. 现病史: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大阴唇内侧出现一肤色丘疹,随后丘疹缓慢增大,无破溃,偶有轻度瘙痒.于2010年9月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相似文献   
63.
患者男,51岁.因发现右小腿囊肿1 个月余于2011年1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 个月前发现右小腿胫前一约绿豆大淡褐色半透明囊肿,无疼痛、瘙痒等不适,未予重视.随后囊肿逐渐增大至蚕豆大而就诊,皮损表面光滑,仍无疼痛、瘙痒等不适.患者发病前无外伤史.既往有2 型糖尿病史,长期服用二甲双胍85 mg,每日2 次,血糖控制尚可.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64.
皮肤肿瘤     
201312951333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熊燕(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阎衡,齐燕…∥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6(2).-77~791333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男742例,女591例。965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相符(72.4%),发病呈上升趋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自制腋臭粉联合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159例病例均为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制腋臭粉联合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组(试验组)和微创大汗腺切除手术组(对照组)。试验组按照患者的腋毛区面积,1 cm~2行1个A型肉毒毒素注射点,每点2 U,注射术后4 d开始连续使用自制腋臭粉10 d,间隔6个月重复上述治疗1次,共3次,疗程结束。对照组,以顺腋纹小切口切除双侧腋下大汗腺。两组分别于疗程结束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随访1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疗程结束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总有效率试验组分别为94.9%、94.9%、92.3%,对照组分别为98.8%、98.8%、97.5%,两组同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腋臭粉联合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临床疗效与大汗腺切除术相当,且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安全性好、疗效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程度高、并发症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6.
患者女,60岁。因左侧腋窝色素斑40年,局部渗出伴瘙痒1年,于2005年7月8日入院。40年前患者左侧腋窝出现一色素斑,面积约1cm×1cm,呈紫黑色,无瘙痒、疼痛及渗液。1年前,色素斑逐渐增大,有瘙痒感,中央出现水肿性红斑,表面偶有淡黄色分泌物。在当地医院皮肤科按湿疹治疗,疗效不明显。家族史、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腋下大片湿疹样皮损,面积约12cm×10cm,红色、湿润,表皮粗糙、微隆起,其间散在色素脱失及糜烂面,周边可见黑褐色色素斑(图1)。颈部及腋窝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  相似文献   
67.
中药引起红汗症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汗症是大汗腺或小汗腺排泌的不正常汗液,多是大汗腺排出有色色褐质,或小汗腺排泌色素或金属物质在体表被分解而留下色素性改变。色汗症多表现为黄、黑汗,红汗很少见,2个月前我们接诊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腋息亦称孤臭,是腋下大汗腺产生的分泌物在大量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挥发性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恶臭味。当夏季气温高、饮酒或情绪激动时汗液增多,臭味也往往更浓烈。本病青年、中年多见,有遗传倾向,它虽不从根本上影响身体健康,但其臭味令人不快,影响社交,以至给患者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目前,该病治疗方法颇多,但效果不一。  相似文献   
69.
小切口结合电灼破坏大汗腺根治腋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加电灼破坏大汗腺治疗腋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小切口加电灼破坏皮下大汗腺的手术方法,同时,结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手术技术,对27例腋臭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腋部异味均消失,自觉症状改变满意,刀口不明显,腋部形态基本保持原样,肩关节活动如常,结论:采用小切口结合电灼破坏大汗腺的手术方法治疗腋臭,方法可行,疗效可靠持久,并发症少,且能保持腋部正常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70.
正患者女,69岁。因右侧鼻翼淡蓝色皮损2余年,近半年来略有增大,伴轻微触痛,于2018年4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鼻翼处出现一米粒大淡蓝色丘疹,无明显痛痒,未予诊治。近半年来,皮损逐渐增大至豌豆大,表面无破溃及糜烂,压之有轻微疼痛。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