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17篇
  免费   9567篇
  国内免费   5635篇
耳鼻咽喉   786篇
儿科学   1397篇
妇产科学   753篇
基础医学   4024篇
口腔科学   1237篇
临床医学   23095篇
内科学   11804篇
皮肤病学   1447篇
神经病学   3213篇
特种医学   49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1篇
外科学   7026篇
综合类   50177篇
预防医学   18969篇
眼科学   1505篇
药学   50641篇
  206篇
中国医学   29657篇
肿瘤学   4732篇
  2024年   1096篇
  2023年   4026篇
  2022年   3409篇
  2021年   4244篇
  2020年   4356篇
  2019年   4379篇
  2018年   2421篇
  2017年   4278篇
  2016年   4510篇
  2015年   5592篇
  2014年   9474篇
  2013年   9178篇
  2012年   12214篇
  2011年   12505篇
  2010年   11590篇
  2009年   11365篇
  2008年   13483篇
  2007年   12019篇
  2006年   11457篇
  2005年   12071篇
  2004年   10042篇
  2003年   9116篇
  2002年   7238篇
  2001年   6641篇
  2000年   4898篇
  1999年   3890篇
  1998年   3144篇
  1997年   2983篇
  1996年   2692篇
  1995年   2462篇
  1994年   2050篇
  1993年   1451篇
  1992年   1350篇
  1991年   1288篇
  1990年   1027篇
  1989年   1138篇
  1988年   229篇
  1987年   188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者认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和(或)IL-37与CRC的发展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探究IL-35和IL-37在CR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分析IL-35和IL-37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01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191例CRC患者手术病理蜡块的肿瘤组织,与其匹配的非癌组织是来源于同一患者的肠癌手术切缘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法将CRC患者的癌组织与非癌组织染色,并运用Image-Pro Plus将IHC染色阳性部分定量分析,结合随访结果,探讨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IL-35和IL-37的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癌组织相比,CRC组织中IL-35的表达量减少了50%(P<0.000 1)。CRC组织中IL-37的表达量与非癌组织相比增加了40%(P=0.01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中IL-35(HR=0.39;95% CI:0.16~0.97;P=0.04)的表达水平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IL-35和IL-37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CRC的发展有关,IL-35的表达水平可能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2.
彭波 《江西中医药》2020,51(9):57-60
目的:探讨局部多针刺法加热敏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多针刺法加热敏灸,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加温针灸。治疗2周后,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JOA)、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G)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评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显愈率(77.7%、30.0%)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多针刺法加热敏灸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普通针刺加温针灸更优。  相似文献   
73.
随着三网融合的大力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的双向化发展将更加深入。在这种形式下,广电面临巨大的压力,以现有数字电视、数据业务无法与电信抗衡,广电应借助三网融合之势(政策的准入),加快对通信业务的渗透,结合有线网络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推动现有业务模式的转变,开展多媒体业务,实现视频、数据、语音等多业务融合。本文阐述、分析了VoIP主流协议及广电行业VoIP业务的现状,就广电行业VoIP业务系统的规划建设、业务场景、业务发展、实施规划等提出了思路,供业内人士探讨。  相似文献   
74.
<正>有时候,痴呆有多种原因。了解诊断知识有助于制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患痴呆的最常见原因,是约80%患者的病因。随着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异常蛋白开始在脑部堆积,影响记忆力、推理能力、计划能力和其他大脑功能。但其他原因也可导致痴呆。老年人常见的痴呆为血管性痴呆,即供应血液至大脑的动脉被堵塞。  相似文献   
75.
《临床医学工程》2016,(3):403-404
为了优化PET图像,需要根据PET图像的成像特点和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设计去噪算法。本文通过对于正电子图像后处理去噪方法的回顾,分析其具有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特别针对多尺度分析法,提出如何在提升PET图像处理品质的基础上减少人工干预,简化算法结构,缩短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ICU发生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9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270例非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90株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91.11%,产碳青霉烯酶占8.89%;研究组患者入住ICU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入住ICU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d、机械通气时间≥7d、合并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比例分别为67.78%、75.56%、67.78%、57.78%和37.78%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机械通气时间≥7d、合并肾功能不全是ICU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OR=2.440、2.487和1.542,P<0.05)。结论 ICU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机械通气及肾功能有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双嘧达莫对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效果及P-糖蛋白170 (P-gp170)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遵循医学伦理对所有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选择环磷酰胺片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选择环磷酰胺片+双嘧达莫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检测法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gp170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对照组肾病综合征患儿病症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56%(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BUN、SCr以及Ccr水平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 0.05);治疗前,蛋白免疫印记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gp17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gp170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24 h尿蛋白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白蛋白(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24 h尿蛋白水平、TC水平以及ALB水平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没有太大变化,而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环磷酰胺片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激素耐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可以有效缓解水肿症状、缓解血液高凝状态以及改善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78.
《中成药》2019,(1)
目的考察八宝五胆药墨长期用药对大鼠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八宝五胆药墨低、中、高剂量组,各组给药24周后再停药2周。于给药12、24周及停药2周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及脏器组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给药12、24周及停药2周后,大鼠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反应,脏器组织也无明显变化。结论八宝五胆药墨长期用药(24周)对大鼠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毒性较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9.
《中成药》2019,(4)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故寻找高效低毒的相关逆转剂是该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体外实验被证明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活性的化合物或生物制剂很多,但真正进入临床研究的只有异搏定、环孢菌素A等极少数,而且疗效不理想,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多药耐药逆转剂的研究转到低毒的天然产物,并从中发现具有相关作用的活性成分,本文将对此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0.
《中国药房》2019,(13):1748-1754
目的:建立黄精及其饮片中薯蓣皂苷元、5-羟甲基糠醛、香草酸、芦丁、槲皮素及山柰酚6种成分的一测多评(QAMS)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同时测定黄精及其饮片中6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_(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5-羟甲基糠醛、香草酸、芦丁、槲皮素及山柰酚检测波长为254 nm(0~60 min),薯蓣皂苷元检测波长为202 nm(60~75min);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以香草酸为内标,分别计算出其余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s)并进行耐用性考察,并采用相对保留法对待测成分色谱峰进行准确定位,然后根据RCFs计算黄精药材中其他5种成分的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以黄精饮片进行方法验证,分别采用QAMS法和外标法测定其中6种成分的含量,比较两种方法含量测定差异。结果:HPLC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在线性范围内,薯蓣皂苷元、5-羟甲基糠醛、芦丁、槲皮素及山柰酚的RCFs分别为0.195、0.025、0.263、0.345、0.075,在不同试验条件下RCFs重现性良好。外标法和QAMS法两种方法测得的黄精药材及其饮片中6种成分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QAMS法可用于同时测定黄精药材及其饮片中6种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