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71篇
  免费   1591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2418篇
口腔科学   1692篇
临床医学   8014篇
内科学   1031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368篇
特种医学   23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607篇
综合类   20793篇
预防医学   2773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7857篇
  142篇
中国医学   5419篇
肿瘤学   258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862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1146篇
  2020年   1408篇
  2019年   1532篇
  2018年   581篇
  2017年   1289篇
  2016年   1540篇
  2015年   1980篇
  2014年   3791篇
  2013年   3944篇
  2012年   4831篇
  2011年   5116篇
  2010年   4676篇
  2009年   4262篇
  2008年   4691篇
  2007年   4083篇
  2006年   3571篇
  2005年   3620篇
  2004年   3186篇
  2003年   2750篇
  2002年   2008篇
  2001年   1584篇
  2000年   1301篇
  1999年   1035篇
  1998年   766篇
  1997年   674篇
  1996年   586篇
  1995年   451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8-01间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将2014-01—2016-02间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03—2018-01间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48例。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小、术后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82例资料,统计其临床采集标本中细菌培养、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不同标本中分离病原菌谱的特点分布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结果:82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87株,主要来自痰液(49株)、尿液(17株)、伤口分泌物(13株)等标本中,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强,其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弱;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性为最强,而其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为最弱。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多数致病菌为多重耐药菌,且对临床常使用的抗菌药物均由较高的耐药率;建议临床对术后感染患者尽早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用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3个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的骨密度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0.9)d比(10.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L2~4椎体骨密度分别为(0.80±0.11)、(0.64±0.04)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1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对照组:优10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内固定对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与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组)29例和观察组(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内固定组)2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不同时间的伤椎恢复指标与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伤椎恢复指标中的后凸Cobb角、椎体平移率、椎体高度丢失率与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中的BDNF、NSE、NGF及S100B均显著好于同期的对照组指标,并且明显好于其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内固定可更为有效地恢复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参数,并且更有助于神经功能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陈慧  陈芳   《护理与康复》2021,20(12):96-97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TIVAP)又称完全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或全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简称静脉输液港或输液港,可长期体内留置,全程埋藏在皮下,是国际上首选的静脉输液装置之一,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中[1].TIVAP一般由外科医生或麻醉医生植入,护士维护,但由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操作因素等易影响输液港使用效果[2 ].为提高护士在TIVAP维护中插针成功率,绍兴第二医院静脉维护门诊自行研制带耳柄环形固定扣,并应用于TIVAP患者插针定位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