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93篇
  4篇
中国医学   110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通过国内外关于茵陈四逆汤研究的文献回顾,综述了茵陈四逆汤及其组方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现代研究的现状,并对如何在药效物质基础层次诠释茵陈四逆汤及治疗黄疸证类方的配伍规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方证相应"论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即方剂,证即病证,"方证相应"乃方剂与病证相对应之称.方证相应创源于张仲景,始见于<伤寒论>317条,通脉四逆汤方后注日:"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1"方证相应"的意义 首先,方证相应是组成方剂的原则:<伤寒论>立法组方,严依病证,其原则是以"凭脉辨证"为基础,据四诊所得具体脉症,严格依据病证而确立组方原则.方证相应,乃是法依证立,方随法出,故要求组成方剂,必与病证相应,故"方证相应"亦为组方的基本原则.其次,方证相应是辨证论治的依据:张仲景运用方剂是以"辨证"为前提,依据辨证结果,作为论治标准和条件.所以临床诊疗疾病,定要将方与证对应,才可收到佳效.  相似文献   
73.
吴喜南 《中医药导报》2007,13(6):40-41,51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及骨盆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加味四逆汤口服。两组均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观察两组综合疗效、疗程、复发率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疗程、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结合手法及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4.
谢焕荣 《河南中医》2007,27(9):13-14
婴幼儿腹泻为临床常见病,治疗颇为棘手,笔者研习大论有年,用四逆汤加减运用,屡获效验,兹不揣愚陋,以一孔之见就正于同道。1婴幼儿腹泻之病机张景岳云“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余临证数十年观察婴幼儿腹泻不下数千例,深感此病实则阳明者少,虚则太阴、少阴者多,且呈“十泻九寒”态势。幼儿多为稚阴稚阳之体,藩篱不密,极易外感六淫之邪,且阳气未充,外邪侵及,又易寒化致洞泻不止。临床实践表明,实则阳明者其来也速,其时也短;加之现代生活习惯之变化,空调冷饮之影响,医学知识之普及,多数患儿初期腹泻未予重视,或服抗生素未效,待下利加重…  相似文献   
75.
邹世光  刘志群  何静 《陕西中医》2007,28(3):357-358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少阴阳衰的主方,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笔者运用四逆汤治疗多种疑难重症,疗效满意,现举验案如下。1顽固性冷汗:刘某,女,71岁。2005年6月11日初诊。昼夜冷汗外出5年余。诉5年前,因体虚受凉感冒,经某医予以安乃近等药后,遂经常昼夜冷汗外出。曾往多家医院求治,或用谷维素、阿托品等西药,或服中药玉屏风散、桂枝汤、当归六黄汤等,均无效。时值盛夏,气候炎热,人皆短袖薄逐渐加重,终至脾肾阳衰,阴寒极盛,阳气欲亡。故急宜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涩肠止泻。四逆汤加赤石脂正有此功,药量虽重,但分4次服,有利于体内缓缓吸收…  相似文献   
76.
周静 《光明中医》2007,22(5):38-41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为东汉时期张仲景所创的一首名方.原方由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个(擘,一法十二个)组成.主治血虚受寒,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细欲绝者.近年来,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四逆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7组,痰浊组、血瘀组、气滞组、寒凝组、气虚组、阳虚组用四逆汤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消心痛治疗,用简明健康调查表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定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值有显著意义.结论:用调查量表法测定冠心病心绞痛改善情况效应度较好.  相似文献   
78.
古今医家均认为阴盛格阳证是因下焦虚阳被阴寒之邱逼迫而浮越于外所致。笔者运用气机升降学说,论述阳气之浮越乃因下焦阴液不能上达所致,从而明确解释了炙甘草和葱白在通脉四逆杨与白通汤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79.
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由基角度在小鼠垂体后叶素性心肌缺血模型上探讨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四逆汤可降低缺血心肌的氧自由基(OFR)浓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营养血流量(NB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示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是通过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流,减轻自由基损伤反应,加强自由基防御能力等多种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80.
四逆汤饮片与粗颗粒入药的煎出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汤饮片与粗颗粒入药的煎出率比较研究青岛市中医院(266012)孙风荣关键词四逆汤;饮片;粗颗粒;煎出率为比较饮片和粗颗粒汤剂入药煎煮效果,我们选择四逆汤中的附子和甘草为研究对象,探索医院汤剂的入药规格与煎煮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组方及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