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1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676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872篇
预防医学   38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6篇
  3篇
中国医学   226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自由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UFM)在评估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排尿功能的作用。方法:66例因尿道下裂而行尿道成形术后的男性患儿,年龄4.2岁±1.1岁。行Duckett尿道成形术27例、Barcat成形术26例、阴囊中隔皮瓣法13例。术后3个月、6个月行UFM测定,将最大尿流率(Qmax)小于同龄小儿正常值的1个标准差定义为可疑梗阻,小于2个标准差或尿流率曲线为平台状定义为梗阻。对可疑梗阻或梗阻的患儿行尿道镜检或尿道造影以明确梗阻部位。结果:本组患儿48例(72.7%)UFM示无梗阻,随访半年仅2例出现尿道狭窄。11例示可疑梗阻、7例梗阻;经尿道镜检或造影12例明确梗阻部位,1例未发现尿道明显狭窄部位,但经尿道扩张后最大尿流率明显改善,其余5例观察治疗的患儿中,3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尿道狭窄。不同术式UFM参数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FM是评估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能够早期发现尿道狭窄的存在。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比研究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作为全麻术前用药的安全性。方法40例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4组,Ⅰ、Ⅱ、Ⅲ组分别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05、0.010和0.014 mg/kg,Ⅳ组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分别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基础口干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和基础唾液分泌量,以及在注射药物30 min后的相应变化。记录各组患者注射药物后30、45、60和12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肌内注射0.005和0.010 mg/kg盐酸戊乙奎醚后30 min唾液的分泌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而肌内注射0.014 mg/kg盐酸戊乙奎醚能明显抑制唾液分泌(P<0.01),平均抑制程度为56%。Ⅳ组注射阿托品后30 min的心率明显增快(P<0.05),Ⅰ、Ⅱ、Ⅲ组的心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替代阿托品作为全麻术前用药,且特别适用于需要避免心动过速的患者。  相似文献   
83.
骨唾液蛋白的糖基化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博  王捷 《广东医学》2006,27(6):937-939
骨唾液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主要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合成,其含量约占骨细胞外基质中非胶质蛋白质的15%.BSP的分布相对局限,主要在矿化组织特异性表达.在胎盘滋养层细胞、血小板和多种骨转移瘤中也能检测到BSP的表达.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SP具有细胞黏附性能,参与细胞黏附、细胞转移和信号识别,不仅能介导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黏附于骨基质表面,BSP以及与整合素受体结合还直接影响癌转化细胞的转移能力,并对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4.
大鼠肾虚模型的唾液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大鼠肾虚模型唾液指标的变化,探讨涎唾与肾的免疫相关性,并拟通过免疫指标的检测,寻找疾病微观辨证的量化指标和检测方法,以丰富中医藏象理论.采用大鼠肾虚模型,观察大鼠唾液腺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唾液溶菌酶的含量变化,并与空白对照组、肾虚模型 右归饮治疗组相对照,实验发现,大鼠肾虚证的IL-6、唾液溶菌酶增高,SIgA降低,说明大鼠肾虚证存在着免疫功能紊乱的现象,初步表明大鼠肾虚与唾液免疫有一定的关系;大鼠肾虚模型经过右归饮治疗后,紊乱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萎缩及破坏的唾液腺有所恢复,说明右归饮具有调节唾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显示:大鼠肾虚模型唾液腺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唾液溶菌酶值发生了各自不同的变化,提示大鼠肾虚证与唾液免疫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和龋失补牙数(dmft、龋蚀指数(CSI)、唾液流量及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aliva secretary immunoglobulin A,SIgA)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哮喘儿童的龋齿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从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哮喘专科随机选取3~6岁哮喘儿童60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60例,测定两组儿童的dmft和CS1,5 min非刺激性唾液流量以及唾液中SIgA浓度,比较其在哮喘组和对照组儿童间的差异.结果 哮喘组儿童的dmft和CS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哮喘组儿童5 min非刺激性唾液流量、唾液SIg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哮喘儿童龋齿患病状况重于非哮喘儿童,应对哮喘儿童监护人进行口腔卫生指导、以减少哮喘儿童的龋齿发生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苓桂术甘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口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MHD口渴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学、唾液生化、分泌功能、神经肽、相关评分、刺激唾液量及疗效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尿素氮、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尿素下降率、尿素清除指数、标准化蛋白分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酸碱度(pH)、唾液流率指数、Na~+/K~+、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 NT)、刺激唾液量比值较治疗前均升高,Na~+、K~+、瘦素(Leptin)、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口渴强度评分、口腔干燥评分、口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率、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苓桂术甘汤能改善MHD患者唾液分泌功能,提高神经肽,从而改善口渴。  相似文献   
87.
目的吴氏创建了用唾液标本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智能检测分析系统(Sa GFRIDAS)的计算机模块,本研究探讨用该计算机模块测定的GFR的临床价值,并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肾内科2015年1月~2015年6月共60例慢性肾衰患者,分别通过唾液标本检测GFR的计算机模块和99mTc-DTPA清除率方法测定GFR(分别用Sa GFR、Tc GFR表示),所得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及bland-altman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及一致性研究。结果两种方法测定之GFR相关系数为0.95(P=0.000),t值为-1.603(P=0.114);bland-altman法分析两种方法测定之GFR无显著差异。结论用唾液标本检测GFR计算机模块与通过99mTc-DTPA清除率方法测定GFR具有较高一致性,该模块具有准确、简便、快速、安全、廉价、无创的优点,可临床应用于反复检测GFR。  相似文献   
88.
闫芳  王岐 《山西临床医药》2012,(1):38-38,7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与唾液中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在3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DNA〉103 copies/mL者268例,阳性率为89.33%。唾液HBV-DNA〉103copies/mL者219例,阳性率为73.00%。血清、唾液HBV-DNA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86,P〈0.01)。结论:血清中HBV-DAN与唾液中HBV-DNA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唾液中HBV-DNA〉105 copies/mL时同样导致HBV的水平传播,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肖湘 《大家健康》2012,(7):42-42
美国《时代》杂志网站近日发布了“2011年十大医学突破”评选结果。这些医学研究代表着诸多医学领域一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其中包括唾液检测判定死者年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在法医研究方面的研究报告指出,通过对死者唾液DNA所受外界因素(饮食、压力、日晒、致癌物等)影响的分析,能准确判断出死者的年龄,误差不超过5岁。  相似文献   
90.
更年期女性更容易出现口干、口臭,有人走路每隔几分钟就想吐清痰。其实这正是更年期综合征在咽喉部的表现。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更年期女性平时要珍惜唾液,尽量忍痰不吐,以免因唾液中的抗菌成分丢失而影响健康。清痰量不多,宜忍住不吐更年期综合征可以影响到全身,在咽喉的表现就是口干、异物感强。步入更年期后,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