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3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483篇
预防医学   41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88篇
  3篇
中国医学   232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12.
许多青年女性刚做妈妈,面对嗷嗷等哺的婴儿,十分高兴。可高兴之余又有些惶惑,不知道怎样才算科学。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痤疮8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8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中、重度痤疮的诊断。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4—35岁,平均24.5岁。病程2个月。3年。患者均身体健康,无心、肺、肝、肾等疾病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入选。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1989~1993年共收治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癌31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母体各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或孕妇的病理变化均可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的作用时间、药物在组织内的半衰期。孕妇用药是否妥当也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胎儿处于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器官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为防止诱发畸胎,在妊娠头3个月应尽量避免服用药物,尤其是已确定或怀疑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总的发病率较低。国内外学者对其治疗有不同的观点,如何进行早期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1988~2000年我科收治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9例,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2001年1月~2002年4月,用凉血通络散结、清热解毒法自拟消肿汤治疗急性乳腺炎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5例,均单侧发病,发病1~3天。其中哺乳期12例,怀孕期2例,非哺乳期1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7.7℃~39.5℃)。其中5例经西药治疗后又复发。诊断标准依据《中医  相似文献   
18.
哺乳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哺乳期妇女作为特殊人群 ,当其罹患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时 ,对哺乳儿有无不良影响 ,服药期间是否需要停止哺乳 ,是大家较为关注的问题 ,而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通过血浆乳汁屏障而转运至乳汁 ,为了保障母婴健康 ,加强围生期的正确用药和合理用药 ,本文就哺乳期应用抗菌药物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哺乳期妇女用药对乳儿的影响主要与 5个因素有关 :(1)药物的副反应或毒性反应 ;(2 )乳儿可自乳汁中摄入的量 ;(3)药物分泌至乳汁中的量 ;(4)抗菌药物向乳汁转运的情况 :哺乳期用药方法不同 ,母血中药物峰值出现的时期也不一样 ,而且分子质量小 (小于 2 0 …  相似文献   
19.
靳秀云  张爱群 《中国医药》2007,2(7):388-388
自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我院对哺乳期瘢痕子宫妊娠,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钳刮术前准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乳腺炎是女性产褥期和哺乳期常见病,自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点刺放血疗法治疗共66例并设对照组50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点刺法66例病人均为青年女性,年龄在22—30岁,产褥期为54例,哺乳期为12例,病程最短为1天,最长为7天。 (2)设50例为对照组,年龄21—28岁,病程在7天以内。 2 治疗方法 (1)点刺法: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患乳同侧背有晕斑,位置在背部正中线旁开3—3.5寸(骨度分寸)平第6—8肋的部位,多为晕斑数量1—3个。晕斑多呈圆形,直径在0.3—0.8Cm左右, 晕斑中心呈深红色,周围色较中心为浅,不高出皮肤,触之不变色,有触痛。 点刺放血操作方法:嘱病人取侧卧位,将患乳侧上肢压在身下,在晕斑周围皮肤用75%酒精棉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晕斑中心,放血数滴,再用大号火罐拔10分钟左右,起罐即可,每日一次,重症者可用两次上下午各1次,一般一次见效,3次左右即可治愈。66例病人均单纯采用刺血疗法。 (2)对照组单纯采用抗菌素治疗,疗程为7天。 3 治疗效果 3.1 治疗标准:①治愈:临床表现完全消失。②显效:乳房胀痛明显减轻、热退、其它伴随症状也基本消失。③有效: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