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53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585篇
预防医学   151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254篇
  1篇
中国医学   217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以咽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心绞痛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5 5岁。因阵发性咽部疼痛 7d ,于 2 0 0 1年 6月12日入院。患者于餐后活动中突然感到咽部疼痛 ,伴大汗、面色灰白。吞咽无异物感 ,经含服润喉片无缓解。于门诊就医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5余年。查体 :T 3 6.5℃ ,P 70次 /min ,BP 18/ 11.3kPa(13 5 / 85mmHg)。痛苦面容 ,神志清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唇无紫绀 ,咽部无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音。心界无扩大 ,心率 70次 /min ,律齐 ,无杂音。腹平软 ,无压痛 ,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 :心肌劳累。入院诊断慢性咽…  相似文献   
52.
打鼾症俗名打呼噜 ,由咽腔狭窄引起 ,有的患者因睡眠时呼吸暂停而憋醒 ,甚至血压升高而影响正常工作学习。1999— 2 0 0 2年我科共收治打鼾症患者 5 2例 ,经咽腔成形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患者 ,男 38例 ,女 14例 ;年龄 2 8~ 5 4岁 ,平均 39岁 ;均经手术治疗 ,住院 5~ 10d痊愈出院。6个月后随访效果满意 ,7例高血压患者停服降压药 ,2例睡眠呼吸暂停者睡眠正常。2 手术配合2 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担心术后恢复情况。因此应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 ,说明该病的治疗愈后过程、基本手术…  相似文献   
53.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1997年4月出现进食后咽部阻碍感,于6月发现右颌下一鸡蛋大肿物,7月会诊于中国医大一院,经肿物取材病理诊断为扁桃体恶性肿瘤(淋巴源性可能性大)经放射治疗一疗程肿物消失。10月初左乳区模到数个肿物,就诊本院,行左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细胞B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54.
喉腔及喉咽部平滑肌肉瘤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发生于喉腔及喉咽部的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特点,报告1例喉咽部平滑肌肉瘤和2例喉腔平滑肌肉瘤患者早期症状都不明显,且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与该部常见鳞癌极为相似,术前明确诊断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55.
患者,男,16岁.从小发现左侧咽壁条索状肿物,近1年增大有咽异物感,于2003年7月13日入院.检查:发声含糊,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心电图及胸片正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专科检查:张口正常,口腔左侧软腭上一颗红色类圆形、有包膜、光滑、质韧之肿块脱出,大小约3cm×2cm×2cm,蒂呈条索状长约1.2 cm,位于软腭游离缘外侧约0.8cm处(见图①).  相似文献   
56.
医院人员咽部机会致病菌与岗位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医院各类人员咽部带菌及药敏状况,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302份咽拭子标本培养和菌种鉴定,选择15种抗菌药物,用纸片扩散法对所分离的菌种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医院人员咽部机会致病菌的分离率为30.13%,护理人员咽部带菌率为41.32%,明显高于医技(20%,P〈0.05)和管理人员(9.52%,P〈0.01),临床医师(29.29%)高于管理人员(9.52%,P〈0.05);副流感嗜血菌占分离菌株的56.5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0.2%,肺炎克雷伯菌占10.1%,表皮葡萄球菌占7.0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5%和6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7.1%和85.7%;副流感嗜血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和庆大霉素耐药率为100.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达98.2%。结论 医院各类人员咽部机会致病菌携带率存在差异;临床医护人员带菌率最高,管理人员最低;G^+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率高,副流感嗜血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医院工作人员中临床医护人员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57.
刁鑫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9):1230-1231,F0003
患者,女,16岁。以发热、咯血、颜面浮肿4d主诉于2005年12月17日入院。4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5℃。咳嗽不剧烈,咯鲜血,为痰中带血,最不多,并有面部浮肿,当地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胸部X线片示两肺弥漫性浸润影。既往体健,月经史无异常。查体:T36.5℃,P82次/min,R22次/min,BP124/82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结膜无充血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相同,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千、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58.
吴某,女,31岁,因发热伴咽部疼痛、全身乏力两天而就诊。查体:T38.5℃,咽红、充血(+)。双侧扁桃体Ⅱ,未见脓性分泌物,心肺(-)。  相似文献   
59.
颈咽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颈椎病变均可引起颈椎的轻度错缝、移位及增生.造成咽喉部的肌肉与黏膜被刺激、牵拉、挤压.使组成咽丛的各神经支及颈交感神经分支紧张。通过神经的反射和传导作用。使咽部发生感觉异常。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证。由于目前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尚不够全面.所见报道的病名亦较乱。如:“颈性咽部异物感”、“颈性吞咽困难”、“颈源性咽炎”等等。为了准确地阐述本病,笔者在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特将其定名为“颈咽综合征”。近年来随着颈椎增生症的低龄化和颈肌劳损患者的不断增加。该病发生率明显地提高.但常极易被忽视而误诊。目前,临床对本病的治疗以推拿手法为多.现就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口服与传统地卡因咽部喷雾麻醉对比的优越性,明确胃镜检查局部麻醉中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随机将2308例胃镜检查局麻患者分为利多卡因胶浆口服组与地卡因咽部喷雾组,对表面麻醉效果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 在对咽部刺激、插镜反应、唾液量、泡沫量和胃蠕动单项观察指标和综合效果评定指标上利多卡因胶浆组均优于地卡因组。结论 利多卡因胶浆集麻醉、润滑、祛泡、安全等作用于一体,口服给药对咽反射阻断效果好,且术中分泌物少,视野清晰,胃蠕动减少,使用方便、简单,是一种优于地卡因喷雾麻醉的胃镜检查局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