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5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78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31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212篇
内科学   983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31篇
综合类   4331篇
预防医学   167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889篇
  14篇
中国医学   3857篇
肿瘤学   12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1024篇
  2010年   908篇
  2009年   723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1082篇
  2006年   904篇
  2005年   1074篇
  2004年   1006篇
  2003年   830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在临床实践中,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用方的独到经验和深刻体会。为了荟萃这此宝贵的经验,以供临床医生借鉴和启发诊疗思路。本刊特开辟本专栏。拟今年1-2期笔谈“补中益所汤”。3-4“血府汤”/期望广大读者。作者积极撰稿。共同办好这个专栏。  相似文献   
992.
韩国瘀血证的过去和新近研究动向李镇弘,禹元洪,郑遇悦瘀血的发展过程韩医学对瘀血证的认识,可从建国神话的坛君神话中得知一二。对于艾草和大蒜的应用也早已有叙述,可以认为从很久以前开始,就已经使用了有关治疗瘀血的药物。但是,在三国时代之前,韩国没有专门的医...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采用以清、解、和、下四法联用而设计的热必宁治疗外感高热急症30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112例及单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组6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短,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单用清热解毒法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其症状、体征改善迅速。文中还对治法、服药方法及疗效机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资料来自七个单位,济南假单胞菌苗(PJV)白用于临床癌性胸腹水及转移癌之后疗效明显,92年底获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及试生产文号。PJV治疗病人所产生的发热反应等较为明显,少部分病人达39-41℃为此改进制剂进行了济南假单胞菌第二代产品(PJ-CW)的研究,经小鼠移植瘤H22及肉瘤S180的抑制活性测定。  相似文献   
995.
甘温除热的机理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结合文献对甘温除热之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甘温除热之热属内伤发热中的阴虚生内热及荣虚发热。并举验案三则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996.
林玮 《新中医》1996,28(1):1-3
翁充辉老中医验案4则林玮主题词厥证/中医药疗法,发热/中医药疗法,虚泄/中医药疗法,饮证/中医药疗法,@翁充辉翁充辉主任医师系福建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60年,善于融汇古今,博采众长,临床上确有独特风格。余跟翁老学习期间,受益颇深。兹举...  相似文献   
997.
998.
柴胡桂枝汤新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东明 《山西中医》1996,12(1):38-38
柴胡桂枝汤新用举隅盂县中医院(045100)张东明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痹证,发热,胃脘痛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由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组成。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和解表里;又能疏利肝胆,调理脾胃。临床治疗范围颇广,兹举验案3则如下。1痹证刘某,男,35岁...  相似文献   
999.
1000.
王传吉治疗小儿上感发热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安源 《中医杂志》1996,37(6):340-341
王传吉,山东省立医院主任医师,为全国五百名名老中医之一。精于小儿外感热病,常常使高热患儿1剂药奏效。现将王老治疗小儿上感发热的经验简介于下。1 风邪夹湿阻中化热小儿上感发热属于中医外感热病范畴。王老根据朱丹溪“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的理论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小儿上感发热以“风邪夹湿,阻中化热”为多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