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7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228篇
口腔科学   150篇
临床医学   1098篇
内科学   335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333篇
特种医学   300篇
外科学   884篇
综合类   2039篇
预防医学   344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814篇
  18篇
中国医学   299篇
肿瘤学   14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92.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 ,4 5岁 ,因发现右乳晕区蚕豆大小结节 1个月入院并行手术切除。术后 1个月左侧乳房又出现鸡蛋黄大结节。 1年后再次手术切除 ,术后 1个月右乳手术切口出现3个小结节。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胸腹X线及CT均未见异常。病理检查 :因系会诊标本 ,两侧结节大小不详。均无包膜 ,质地中等 ,切面灰白色。两侧肿物镜下所见相同 :小叶结构保存 ,其轮廓清晰可辨。浸润的淋巴细胞中大部分为小淋巴细胞 ,一部分则可见少量透明胞质。在淋巴细胞中见少数体积较大、核形稍不规则、染色质尚致密的淋巴细胞。未见核…  相似文献   
93.
病例:例1:女,17岁,因无月经来诊治。母亲介绍,出生时体重2kg,母乳喂养,但体质差,经常生病。查:身高135cm,体重32kg,儿童型脸,发际不低,无颈蹼,甲状腺(-),心肺(-),双侧乳头距离较宽,乳房未发育,双肘外翻,腹部未发现异常,外阴无阴毛,未发育。X光检查:骨龄与年龄相符,骨龄未闭,其余未发现异常。盆腔B超发现:子宫为始基型,双侧卵巢未显示。  相似文献   
94.
解剖一具成年(约30岁)男性标本时,见其两侧睾丸位置异常(图1),此种变异较少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乳腺管状小叶癌(Tubulolobular carcinoma,TLC)最初是被作为小叶癌的管状变型。作者总结了27例TLC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和临床特征,并与纯小管癌和经典型小叶癌进行了比较。此组患者年龄43-79岁(中位年龄60岁)。1例双侧乳腺受累,5例病变为多灶性。肿瘤直径0.5-2.5cm,色灰褐,质硬。组织学观察:TLC的肿瘤细胞形成管状和条索状两种结构模式并相互混杂,且两者比例相当(统称为管状小叶模式)。  相似文献   
96.
患儿 男性,年龄15天。因多发畸形,特异脸形,哭声似猫叫就诊。患儿出生体重2 .6kg ,小头圆脸,两眼眼距宽、下斜、内眦赘皮。两侧耳低位,前缘均有3个小赘生物生长,对称。两手通贯掌,两小手指均为两节指骨。两足足底呈舟状足。外生殖器检查:双侧均为隐睾,未探及睾丸。阴茎极短小( <0 .3cm)。哭声轻,酷似“猫叫”。呼吸音粗而急,心脏可闻及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Ⅲ级,粗糙杂音,唇周紫绀。经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法乐氏四联症”先天性心脏病。一家3人在本中心细胞遗传学检查,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带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患儿为46…  相似文献   
97.
<正>在制作解剖教学标本操作中发现1例成年男性尸体双侧上肢(双侧该部位无手术、外伤及疤痕)同时出现桡动脉、正中神经变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在一具约40岁男性尸体上,发现双侧掌腱膜变异并掌长肌缺如。为积累国人体质变异资料,现报道如下:双侧前臂前面正中线部位无掌长肌,桡侧腕屈肌与尺侧腕屈肌相邻,其深面为指浅屈肌。双侧掌腱膜较正常有掌长肌腱和腕横韧带相连的掌腱膜更为发达,甚为坚韧,直接连于腕横韧带。双侧掌  相似文献   
99.
我们在对一具年龄28岁的男性尸体进行解剖的过程中,发现其双侧胸小肌异常巨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癎)患者头皮脑电图(EEG)上继发双侧同步(癎)样放电(SBSD)的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于我研究所接受治疗的所有局灶性癫(癎)患者的EEG资料,排除所有颞叶癫(癎),共32例患者的术前EEG上均存在SBSD表现.对这些患者的发作间期与发作期EEG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2例患者中,SBSD起源于额区者20例,枕区者10例,顶区者2例.SBSD可表现为棘或尖波、棘慢复合波与快节律三种类型,以棘慢复合波最为常见,占63%.SBSD发作间期较为常见的特点是双侧存在时间差,SBSD始于EEG局灶性异常改变以及局限性慢波一侧;53%的病人发作期EEG表现为局灶性起源.结论:SBSD在局灶性癫(癎)患者中并不少见,而且以额叶最为常见.通过分析SBSD波形的各个特点,有助于判断SBSD原发灶侧别,并与全面性癫(癎)相鉴别,对癫(癎)外科的术前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